岁逢冬欲半,心事更迢迢。
细雨寒窗闭,孤灯长夜挑。
远书和梦写,新酒带愁浇。
明日有幽兴,寻梅到石桥。
岁逢冬欲半,心事更迢迢。
细雨寒窗闭,孤灯长夜挑。
远书和梦写,新酒带愁浇。
明日有幽兴,寻梅到石桥。
这首宋朝沈说的《冬半》,描绘了冬日夜晚的寂寥与诗人内心的愁绪。开篇“岁逢冬欲半”,点明时令,暗示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迭,为全诗奠定了凄清的基调。“心事更迢迢”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似乎有着难以言喻的忧愁与思虑,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一种深沉的情感共鸣。
接着,“细雨寒窗闭,孤灯长夜挑”两句,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显冷清的氛围。细雨敲打窗棂,寒气透过窗户,孤灯在长夜里闪烁,这样的画面既真实又富有诗意,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冬夜的寒冷与孤独。
“远书和梦写,新酒带愁浇”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远方的来信与梦境交织在一起,成为他排遣愁绪的方式之一;而新酿的美酒,则成了他在寒冷冬夜中寻求慰藉的工具。这两句不仅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与愁苦,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细腻感受和对情感的深刻理解。
最后,“明日有幽兴,寻梅到石桥”以一种期待和憧憬结束全诗。尽管当前的境遇令人愁苦,但诗人并未完全沉沦,而是对未来抱有希望,计划在明日寻访梅花,或许在自然的美好中找到心灵的慰藉。这一转折,既展现了诗人的乐观态度,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让人感受到即使在艰难时刻,也能寻找生活中的美好与希望。
整体而言,《冬半》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将诗人的情感与外界环境融为一体,不仅展现了冬日夜晚的景色,更深层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未来的期待,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
华灯看罢移香屧。正御陌、游尘绝。
素裳粉袂玉为容,人月都无分别。
丹楼云澹,金门霜冷,纤手摩娑怯。
三桥宛转淩波蹑。敛翠黛、低回说。
年年长向凤城游,曾望蕊珠宫阙。
茫茫咫尺,眼前千里,况是明年月。
随分栖迟十亩宫,此身幸喜免飘蓬。
醉醒久已闻渔父,得失终期学塞翁。
肯使壮心惭刻鹄,漫将清兴托雕虫。
世机祇觉从兹息,坐对秋山落照红。
茅檐习静坐高春,仗酒浇平磊块胸。
终日守株宁待兔,三年学技笑屠龙。
閒愁似草经霜减,野兴如花著雨浓。
试上山头寻故事,读书台畔暮云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