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遣多情有别离,绿杨枝外抵天涯。
粉蛾点滴牵丝出,金雁零丁怨柱移。
锦字无多裁恨远,重帘不捲放愁迟。
高唐梦雨相逢道,赋就春寒已后期。
天遣多情有别离,绿杨枝外抵天涯。
粉蛾点滴牵丝出,金雁零丁怨柱移。
锦字无多裁恨远,重帘不捲放愁迟。
高唐梦雨相逢道,赋就春寒已后期。
这首清代诗人李希圣的《天遣》描绘了一幅深情而又哀婉的画面。首句“天遣多情有别离”直接点明了主题,暗示了主人公因命运安排而不得不承受离别的痛苦。接下来,“绿杨枝外抵天涯”以景寓情,借绿杨延伸到天边的景象,象征着分离的距离遥远。
“粉蛾点滴牵丝出,金雁零丁怨柱移”运用了生动的比喻,粉蛾象征着女子的柔情,牵丝出的形象表达了她对远方之人的思念;金雁则可能指信使或孤独的雁,零丁怨柱移则传达了等待中的孤寂与期盼。这两句情感细腻,富有画面感。
“锦字无多裁恨远”进一步深化了离愁,锦字虽短,却承载着无尽的相思和遗憾;“重帘不捲放愁迟”通过不卷起窗帘的动作,形象地展示了主人公内心的愁绪难以排解,时间仿佛停滞。
最后两句“高唐梦雨相逢道,赋就春寒已后期”,诗人借典故表达愿望,希望在梦境中与心上人相逢,然而即使春寒料峭,相聚的约定也遥遥无期。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对离别之情的独特诠释。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