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梢红未足。条破惊新绿。重帘下遍阑干曲。
有人春睡熟。有人春睡熟。鸣禽破梦,云偏目蹙。
起来香腮褪红玉。花时爱与愁相续。罗裙过半幅。
罗裙过半幅。
花梢红未足。条破惊新绿。重帘下遍阑干曲。
有人春睡熟。有人春睡熟。鸣禽破梦,云偏目蹙。
起来香腮褪红玉。花时爱与愁相续。罗裙过半幅。
罗裙过半幅。
这首《东坡引·其二》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人物情绪。"花梢红未足。条破惊新绿"两句,通过对花朵颜色的微妙变化和嫩叶初生的描绘,展现出早春的生机与活力。"重帘下遍阑干曲"暗示闺中女子的生活环境,帘幕低垂,曲折的栏杆透出一丝神秘感。
"有人春睡熟"两次出现,强调了春困的氛围,可能暗示着主人公或周围人的慵懒与惬意。"鸣禽破梦,云偏目蹙"通过鸟鸣声打断梦境和女子因美景而蹙眉的动作,展现了她内心的情感波动。"起来香腮褪红玉"描绘了女子醒来后的娇态,"花时爱与愁相续"则揭示了她对春花盛开既欢喜又感伤的情绪。
最后两句"罗裙过半幅"以衣物细节暗示时光流逝,春光已过半,暗含了女子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春景为背景,细腻地刻画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对春日情感的复杂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