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虞教授别》
《赠虞教授别》全文
宋 / 林季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儒生底用苦知书,学到根源物物无。

曾子当年多一唯,颜渊终日只如愚。

水流万折心无竞,月落千家境自孤。

把手沙头莫言别,与君元不隔江湖。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èngjiàoshòubié
sòng / línzhòng

shēngyòngzhīshūxuédàogēnyuán

céngdāngniánduōwéiyányuānzhōngzhī

shuǐliúwànzhéxīnjìngyuèluòqiānjiājìng

shǒushātóuyánbiéjūnyuánjiāng

注释
儒生:指读书人。
底用:何必要。
苦知书:苦于深入学习。
根源:事物的本质。
曾子:孔子弟子,以谦逊著称。
多一唯:总是轻易同意别人的观点。
颜渊:孔子弟子,以德行高洁闻名。
如愚:像很愚笨的样子,实则深思熟虑。
水流万折:比喻经历许多曲折。
心无竞:内心没有争斗。
月落千家:月亮落下,象征时光流逝。
境自孤:环境虽变化,心境依然孤独。
沙头:河边。
莫言别:不要说告别。
元不隔:原本不隔阂。
江湖:这里泛指广阔的世界。
翻译
读书人何必苦学深究,万物的根源都无所求。
曾子当年总是点头称是,颜渊整天似乎都很愚钝。
水流经过千回百转心境平和,月落千家却心境孤寂。
在河边握着手不要说再见,你我原本就不受地域限制。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季仲赠给虞教授的离别之作。诗中表达了对读书人(儒生)追求学问的深刻见解。首句“儒生底用苦知书”质疑了传统儒家教育过于重视知识积累,似乎忽视了实际应用,暗示了对教育目标的反思。

接下来的两句通过曾子和颜渊的例子,进一步阐述了学习的真谛。曾子虽学问广博,但并不拘泥于形式,始终保持谦虚;颜渊看似愚钝,却能深入理解大道,体现了智慧的内在品质。这两句寓言式地强调了学问的真价值在于理解和实践,而非单纯的知识积累。

“水流万折心无竞”以流水比喻人生的曲折历程,即使经历重重困难,内心仍应保持平和,不争名利;“月落千家境自孤”则描绘了月落时分的寂静景象,象征着即使身处繁华世界,个体心境依然孤独,需要内心的坚守。

最后两句“把手沙头莫言别,与君元不隔江湖”,诗人劝慰虞教授,虽然分别在即,但友情不会因距离而隔阂,他们的心灵始终相通,如同江湖虽远,但彼此心意相连。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哲理性的语言,既表达了对学问本质的思考,也寄托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是一首富有深意的赠别诗。

作者介绍
林季仲

林季仲
朝代:宋

林季仲[约公元一一三八年前后在世]字懿成,自号芦山老人,永嘉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八年前后在世。喜为诗,语佳而意新。宣和中进士。高宗时,赵鼎荐为台官,累迁吏部郎。秦桧主和议,季仲引句践事争之,大忤桧,辽罢去。后官太常少卿,知婺州。以直秘阁奉嗣。季仲著有竹轩杂著十五卷,今存六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冬山易为夕,昼短夜亦长。

秉烛未可游,围炉足相羊。

户外风声谡,绻彼卫士凉。

彊恕近求仁,好乐应无荒。

谁云豫卷阿,惕息惟徬徨。

(0)

题鉴始斋

松风万壑凉,曰有读书堂。

绝胜閒花草,依然昔缥缃。

慎终念惟厥,无水监于当。

思义顾名处,初心宁敢忘。

(0)

题宋人扑枣图

谁家曲院池塘清,一株枣树当閒庭。

秋来累累佳实成,群儿玉笋皆峥嵘。

或是谢家诸弟兄,否则童子遗王曾。

扑不藉竿手双擎,以裾攓取以盘承。

于得戒贪都不争,善哉绘事能传情,不惟传情童训精。

(0)

三月晦日锦春园即景

名园瓜步倚江滨,綵䑵凌江到及晨。

梅朵落同蓂荚尽,麦芒润逼菜花新。

鸟言似惜芳菲意,石态全含浅淡皴。

绿柳红桃流水阅,锦春即景恰婪春。

(0)

话山亭

游山归来日未午,院内山亭憩久许。

举头题额曰话山,不识谁宾抑谁主。

(0)

慧居寺

峰岭因何秀,秀因泉石遭。

恰宜耆域扩,底较蒋山高。

禽演无生偈,松翻万古涛。

阇黎惟守律,不习坐禅逃。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