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杉藏古寺,岭畔白云深。
鸟语不相识,钟声何处寻。
清泉流曲槛,落日满寒林。
四顾未能去,空山闻暮砧。
松杉藏古寺,岭畔白云深。
鸟语不相识,钟声何处寻。
清泉流曲槛,落日满寒林。
四顾未能去,空山闻暮砧。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山中古寺景象。首联“松杉藏古寺,岭畔白云深”以松杉与古寺相映衬,云深岭畔营造出一种幽静神秘的氛围。接着,“鸟语不相识,钟声何处寻”两句,通过鸟鸣与钟声的对比,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寂静与禅意,同时也暗示了寺庙的存在。颈联“清泉流曲槛,落日满寒林”则将视线转向自然景观,清泉潺潺,落日余晖洒满寒林,构成一幅和谐而富有生机的画面。尾联“四顾未能去,空山闻暮砧”表达了诗人对这片美景的留恋之情,即使放眼望去,也难以离开,更在空山中听到了傍晚捣衣的声音,增添了几分生活气息和时间流逝的感慨。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游人对自然与禅宗精神的深刻感悟,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