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暑侵人畏汗沾,清秋乍见月纤纤。
自烧熟火添香兽,旋把寒泉注砚蟾。
佳客误占萤入户,远书空喜鹊鸣檐。
悠然独对清灯卧,谁念柴门老病兼。
残暑侵人畏汗沾,清秋乍见月纤纤。
自烧熟火添香兽,旋把寒泉注砚蟾。
佳客误占萤入户,远书空喜鹊鸣檐。
悠然独对清灯卧,谁念柴门老病兼。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陆游在八月三日突然感受到秋意凉爽的情景。首句"残暑侵人畏汗沾",写出了夏日余热尚未完全消散,使人感到闷热,担心汗水沾湿衣物。接着"清秋乍见月纤纤",通过描绘清冷的初秋夜晚,明亮而纤细的月光,暗示了季节的转换。
诗人独自享受这份清凉,"自烧熟火添香兽",他点燃香炉,增添一份宁静与雅致;"旋把寒泉注砚蟾",寒泉注入砚池,准备书写,形象地表现出他的文人情怀。"佳客误占萤入户",用误入的萤火虫增添了诗意,暗示期待远方朋友的到来;"远书空喜鹊鸣檐",以喜鹊报喜的声音,寄托对远方消息的期盼。
最后两句"悠然独对清灯卧,谁念柴门老病兼",诗人独自面对清冷的灯光,躺在床上,流露出一种孤独和老病之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慨和无人理解的寂寥。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琐事的细腻观察和内心世界的独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