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王熊豹姿,气欲吞天下。
大呼渡河来,山岳如崩瓦。
当其火秦宫,血涌渭水赭。
嗔目叱诸侯,胆落毛发洒。
谁知阴陵路,浩歌泪如泻。
惟徐乃故都,昔此奠宗社。
尚想岩台上,铁槊拥万马。
酒酣笳鼓鸣,旌旗蔽原野。
及今亦何有,荒棘秋满把。
皇天祚真主,神器不可假。
岂有时雨师,刈人如土苴。
天亡君勿悲,为君奠罍斝。
项王熊豹姿,气欲吞天下。
大呼渡河来,山岳如崩瓦。
当其火秦宫,血涌渭水赭。
嗔目叱诸侯,胆落毛发洒。
谁知阴陵路,浩歌泪如泻。
惟徐乃故都,昔此奠宗社。
尚想岩台上,铁槊拥万马。
酒酣笳鼓鸣,旌旗蔽原野。
及今亦何有,荒棘秋满把。
皇天祚真主,神器不可假。
岂有时雨师,刈人如土苴。
天亡君勿悲,为君奠罍斝。
这首诗描绘了项羽的英勇形象和他曾经的辉煌,以及后来的衰败。首句“项王熊豹姿,气欲吞天下”展现了项羽的勇猛与霸气。接着通过“大呼渡河来,山岳如崩瓦”和“火秦宫,血涌渭水赭”等场景,再现了他在秦末起义中的壮烈战斗,尤其是焚烧阿房宫的壮观场面。
然而,诗中也揭示了项羽的悲剧命运,“谁知阴陵路,浩歌泪如泻”,在乌江边的失意与哀歌,显示出他的无奈与悲凉。诗人以“惟徐乃故都,昔此奠宗社”暗示项羽对故乡徐州的眷恋,以及曾经在此建立功业的历史记忆。
“尚想岩台上,铁槊拥万马”描绘了项羽昔日的豪情与威严,而“酒酣笳鼓鸣,旌旗蔽原野”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气势。然而,诗人以“及今亦何有,荒棘秋满把”感叹如今的荒凉,昔日的荣光已成过往。
最后,诗人借“皇天祚真主,神器不可假”表达对历史规律的理解,认为真正的王者由天命所定,而非人力可强求。结尾处“天亡君勿悲,为君奠罍斝”则是对项羽的安慰,劝慰他不必过于悲伤,以酒祭奠,表达对这位英雄的敬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项羽的生平事迹为背景,展现了历史人物的沉浮,既有英雄的豪情,又有命运的无常,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