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香浦浦青黄出,维舟日暮柴荆侧。
涌波好月如佳人,矜誇似弄婵娟色。
夜深河汉正无云,风高掠水白纷纷。
五更何处吹画角,披衣起看低金盆。
橘香浦浦青黄出,维舟日暮柴荆侧。
涌波好月如佳人,矜誇似弄婵娟色。
夜深河汉正无云,风高掠水白纷纷。
五更何处吹画角,披衣起看低金盆。
这首诗描绘了洞庭湖畔秋月下的宁静与美丽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界的景致与内心情感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首句“橘香浦浦青黄出”,以橘香为引,描绘了湖边橘林的色彩层次,青黄相间,香气扑鼻,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抹生机与活力。接着,“维舟日暮柴荆侧”则展现了傍晚时分,船只停泊在岸边,夕阳斜照,柴门半掩的情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温馨的氛围。
“涌波好月如佳人,矜夸似弄婵娟色”两句,将月亮比作佳人,波光粼粼的湖面如同佳人的轻纱,月光下泛起的涟漪,仿佛佳人在轻摆裙摆,展现出一种优雅与娇羞。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使得月亮和湖面的形象更加生动、鲜活。
“夜深河汉正无云,风高掠水白纷纷”描绘了夜晚的天空,银河清晰可见,没有云彩遮挡,显得格外明亮。微风吹过水面,带起层层白浪,形成一幅动态的画面,既有视觉上的美感,也蕴含着一种动态的韵律感。
最后,“五更何处吹画角,披衣起看低金盆”则通过五更时分远处传来的一声画角声,唤醒了诗人的思绪。他披衣而起,抬头望向低垂的金盆(可能指月亮),似乎在寻找那声画角的来源,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深度,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沉醉与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情感的微妙表达,展现了一种超越语言的美,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宁静而美丽的洞庭湖畔,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与诗人的深情。
二月足春光,斑斑雉子翔。
群依麦垄秀,亦恋柏台苍。
雊似升商鼎,来如暮越裳。
孤骞怜羽翼,五色见文章。
不比如皋获,宁同武库藏。
雄飞尤可羡,媒合未云当。
渤海徵迁秩,秦封验佐王。
华虫应衮冕,时物岂山梁。
作室矜翚鸟,将雏对凤凰。
文明知有兆,御李意偏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