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前竹叶间桃花,洞里菖蒲杂麦芽。
欲觅仙方无槁本,不知谁解鍊丹砂。
洞前竹叶间桃花,洞里菖蒲杂麦芽。
欲觅仙方无槁本,不知谁解鍊丹砂。
这首诗描绘了药房内的一片宁静与自然之景,同时融入了对寻找仙方和炼制丹砂的思考。首句“洞前竹叶间桃花”,以竹叶与桃花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暗示着药房内外的自然和谐。次句“洞里菖蒲杂麦芽”,将视线转向洞内,菖蒲与麦芽的混杂生长,既体现了药房的药材丰富,也暗含着自然界的生机勃勃。
接下来,“欲觅仙方无槁本”一句,诗人表达了对寻找仙方的渴望,但又感叹于缺乏基础的困扰,隐喻了在追求理想与实现之间所面临的困难。最后,“不知谁解鍊丹砂”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提出炼制丹砂的难题,暗示了对内心修炼与外在实践之间关系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与深邃的哲理思考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以及在追求理想过程中的复杂情感。
迎晚纱窗还闭。又早是、兰缸孤对。
炉里双烟,床边单枕,合并恼人心意。独伊见慰。
却繠繠、结成红穗。讶道来朝何喜。
莫也似、蛛丝相戏。
金粟非秋,银花连夜,猜料翻教无寐。宵阑频睇。
焰虽残、肯将轻吹。
南楼独倚,悄无人、唯见五湖烟绿。
桂树香生吹欲下,疑是九天零粟。
万里无尘,长空一色,处处袁安屋。
数声羌笛,青鸾飞在庭竹。
人在璚楼玉宇,指点江山,几处飞泉瀑。
安得沧江都是酒,洗我愁思千斛。
天将老我,鹤发成仙,月下跨黄鹄。
嫦娥今夜,共谁谈笑如玉。
岸柳窥人,东风里、似曾相识。
指长堤、朱箔青楼,还知旧日。
前度刘郎今又到,落花流水成陈迹。
但萋萋、芳草满江湄,清如织。风月夜,思畴昔。
云雨梦,无消息。正一雁南来,今夕何夕。
仙鸟不传云外信,谁家苦弄风前笛。
倚蓬窗、搔首对黄昏,空追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