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显仁皇太后挽辞·其二》
《显仁皇太后挽辞·其二》全文
宋 / 史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霜晓东朝路,鸣笳素葆翻。

龙輴菆禹穴,鱼钥閟尧门。

助奠风云合,缠哀海岳昏。

唯馀慈俭宝,垂裕九重尊。

(0)
鉴赏

这首挽辞《显仁皇太后挽辞(其二)》由宋代诗人史浩所作,通过对显仁皇太后的追悼,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庄重的礼仪。

首句“霜晓东朝路”,描绘了清晨霜白的东向道路,营造出一种肃穆而庄严的氛围,暗示着皇太后的逝世给世人带来的哀痛与怀念。接着,“鸣笳素葆翻”进一步渲染了哀悼的气氛,笳声呜咽,白色的花束在风中翻飞,象征着对逝者的哀思与敬意。

“龙輴菆禹穴,鱼钥閟尧门”两句,运用了古代帝王丧葬的象征手法,将皇太后与禹、尧两位古代圣君相提并论,表达了对她德行与威望的高度评价。龙輴是古代帝王或高官的灵柩车,菆禹穴则指安葬于禹的陵墓,鱼钥和尧门则是古代帝王宫门的象征,閟字表示关闭,这里意味着皇太后已离世,宫门紧闭,象征着她的离去。

“助奠风云合,缠哀海岳昏”两句,通过自然界的反应来表达人们对皇太后的深切哀悼。风云汇聚,海岳昏暗,这些自然现象仿佛也在为皇太后的逝世而哀伤,进一步增强了挽辞的悲壮感。

最后,“唯馀慈俭宝,垂裕九重尊”两句,总结了皇太后的美德与贡献。慈俭宝指的是皇太后的仁慈与节俭,她留下的不仅是物质财富,更是道德与精神的财富,这些将永远被后人铭记与尊敬。“九重尊”则象征着皇太后的崇高地位与深远影响,即使在她去世之后,她的美德与影响力依然能够跨越时空,影响着后世。

整体而言,这首挽辞以庄重而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显仁皇太后的深切怀念与崇敬之情,同时也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逝者高尚品德的颂扬与传承。

作者介绍
史浩

史浩
朝代:宋   字:直翁   号:真隐   籍贯:明州鄞县   生辰:1106年—1194年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号真隐。明州鄞县人,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猜你喜欢

颐志堂

屏峰曲抱林庐,镜渚清涵绮疏。

或牝或牡过鹿,曰潜曰跃任鱼。

枕流漱石非彼,对时育物惟予。

悦目无过山水,赏心祗有诗书。

(0)

题西湖十景叠旧作韵·其二柳浪闻莺

虚传公子号衣金,不见闻声绿树深。

我岂戴颙閒逸者,双柑无复往寻林。

(0)

润州道中杂咏八首·其六华阳馆

双牛画罢去飘然,不鍊还丹亦上仙。

试看桥东银杏在,绿阴岂复异当年。

(0)

策马过宝应县

閤闾坐露冕,犹觉隔河遥。

傍岸泊兰楫,观民扬玉镳。

人烟依旧庶,灾疫以时消。

吁祷吾虽久,还因天眷邀。

(0)

草色

草色南来日见添,绿含生意入舆幨。

平平铺毯烟低缕,滟滟擎珠露在尖。

堤外每教迟白舫,陌头还看映青帘。

当春细物均知乐,嗟我灾民未引恬。

(0)

过景州

晓春薄寒峭,驿路惠风柔。轻?临脩市,前驱指德州。

村烟暗柳眼,塔影矗城头。

菆井民风验,灯棚节物酬。

群黎来不约,一老溘无留。

故旧凄然眷,谁真佺羡俦。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