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满河阳,棠阴蔽野,久着贤声。
记京第相逢,仙凫书接,山楼久住,藜火宵明。
笔擅三长,才堪八面,每见挥毫对客成。
白鸥园,平生老眼,为尔偏青。谩夸词翰纵横。
还自愧、文章浪得名。
念此日编摩,真劳旧宰,它年流播,尽付来英。
宝泽楼前,琼恩堂上,几度笙歌共醉醒。
沧洲远,鳌峰乌石,目送君行。
花满河阳,棠阴蔽野,久着贤声。
记京第相逢,仙凫书接,山楼久住,藜火宵明。
笔擅三长,才堪八面,每见挥毫对客成。
白鸥园,平生老眼,为尔偏青。谩夸词翰纵横。
还自愧、文章浪得名。
念此日编摩,真劳旧宰,它年流播,尽付来英。
宝泽楼前,琼恩堂上,几度笙歌共醉醒。
沧洲远,鳌峰乌石,目送君行。
这首《沁园春·其二十六》是明代文学家夏言所作,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以花满河阳、棠阴蔽野的景象开篇,描绘出一个充满生机和贤名的环境,以此烘托友人袁子的高洁品格。回忆起在京都的相遇与交往,以及在山楼中深夜研读的情景,展现出深厚的友情和对学问的敬重。
接下来,诗人赞美袁子才华横溢,笔力雄健,能够应对各种场合,他的文章深得人心。然而,诗人也自谦地表示,袁子的文章实至名归,自己则感到惭愧,认为自己的文章只是虚名。这里表达了对朋友才华的由衷赞赏和对自己的反思。
接着,诗人祝愿袁子回到福建后,能继续在编纂学问上辛勤努力,将来能将知识传承给更多的人。在宝泽楼和琼恩堂的宴会上,他们曾一同欢歌畅饮,这些美好的记忆将伴随袁子离去。最后,诗人遥望远方的沧洲和鳌峰乌石,深情地目送友人踏上归途,寄托了深深的离别之情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富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