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孤雁》
《孤雁》全文
明 / 陶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孤雁飘飘客异乡,洞庭水落倍悲凉。

黄芦苦竹去何暮,朔雪寒云飞已长。

吊影自怜沙上月,鸣声空咽路傍霜。

白头感汝偏相忆,弟妹萧条老更伤。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只孤雁在异乡飘泊的凄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孤独与离愁的深刻感受。

首联“孤雁飘飘客异乡,洞庭水落倍悲凉”以孤雁起兴,点明了主题——孤独与漂泊。雁是迁徙的象征,孤雁更是孤独的极致表现。洞庭水落,既指自然景象的变化,也暗喻着环境的变迁和人生的无常。这两句通过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凉、哀婉的氛围。

颔联“黄芦苦竹去何暮,朔雪寒云飞已长”进一步描绘了孤雁所处的环境。黄芦苦竹,暗示了环境的荒凉与艰难;朔雪寒云,则渲染了寒冷与孤独。这两句通过具体的景物,形象地展现了孤雁所面临的恶劣条件,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颈联“吊影自怜沙上月,鸣声空咽路傍霜”将孤雁的形象与诗人的情感融为一体。吊影自怜,写出了孤雁在月下独自徘徊的孤独;鸣声空咽,描绘了雁鸣在霜路上回荡的凄凉。这两句通过孤雁的自我怜悯与空虚的鸣叫,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感慨与无奈。

尾联“白头感汝偏相忆,弟妹萧条老更伤”则从另一个角度深化了主题。白头感汝,意味着诗人年岁渐长,对孤雁的遭遇产生了深切的共鸣;弟妹萧条,老更伤,表达了对亲人离散、家庭破碎的哀痛。这一联不仅加深了对孤独与离愁的描绘,也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情感的共鸣。

综观全诗,诗人以孤雁为载体,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抒发了对孤独、离愁、岁月流逝以及亲情的深切感慨。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理学家陶益在文学创作上的独特风格。

作者介绍
陶益

陶益
朝代:明

陶益(一五二○?—一六○○?),字允谦,号练江居士、江门迂客。其祖本为郁林人,附籍新会。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一五五六)以明经授江西永新训导。读书博学强记,精易通理。尝日集诸生,讲白沙之学于明伦堂;又构樾墩书屋,读书其中。抚按交荐,以目疾辞归,年八十卒。著有《练江子樾墩集》。清顾嗣协《冈州遗稿》卷五、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二一有传。
猜你喜欢

郑工部陜西随军转运

西鄙欃枪未扫除,营中慷慨请行初。

三军粒食资心计,一月星邮待捷书。

宣室喜闻延贾谊,茂陵久叹滞相如。

谤言盈箧亲曾见,反间千金计岂疏。

遗爱道傍喧竹马,先声塞外慑穹庐。

冯唐莫叹淹郎署,博望还忻拥使车。

陇右行收万里地,关中坐致九年储。

牙筹羽檄皆吾事,才刃飘飘两有馀。

(0)

留题张彝宪池亭

潇洒危亭枕碧池,昔年飞盖此追随。

正逢五綵承颜日,兼是三荆并秀时。

夜坐不知银汉没,春游长诉玉杯迟。

如今罢郡重登赏,喜见扶风旧白眉。

(0)

首座升大师赴西京知教门事

高论弥天四海闻,久为龙象主空门。

雪峰传法称开士,麟殿谈经奉至尊。

香满赐衣归洛社,苔封文室寄梁园。

梵书贝叶应携去,斋罢与谁相对翻。

(0)

送僧归苏州

说法雄音敌海潮,一栖京寺叶频凋。

水田三事衣将敝,香积多年饭顿销。

忽忆虎丘飞梦到,更闻莲社寄书招。

好传祖印归南土,莫遣宗风渐寂寥。

(0)

弟称归乡

吾家文雅占关西,五十年来桂两枝。

突弁后生还可畏,籯金素业未应衰。

江湖去为思鲈鲙,雾雨还归养豹姿。

摩厉词锋莫中辍,惊人专听一鸣时。

(0)

作坊魏使知隰州

几年供奉宣徽殿,一旦腰悬刺史鱼。

戚里园林甲京洛,将坛家世阅诗书。

离筵惜别空银榼,官舍思归梦玉除。

四十专城谁不羡,骖驔千骑拥干旟。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