鬓发萧萧昼不冠,他乡风物若为看。
花庭晒药日将午,茅屋烹茶春尚寒。
久别亲朋谁问病,深怜儿女自加餐。
是非高枕浮云过,遥忆西河旧钓竿。
鬓发萧萧昼不冠,他乡风物若为看。
花庭晒药日将午,茅屋烹茶春尚寒。
久别亲朋谁问病,深怜儿女自加餐。
是非高枕浮云过,遥忆西河旧钓竿。
这首明代诗人谢榛的《病怀》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身体不适时的生活情景和内心感受。首句“鬓发萧萧昼不冠”刻画出诗人因病容颜憔悴,连白天也不愿戴冠的形象,流露出孤独与落寞。次句“他乡风物若为看”表达了对故乡景物的深深怀念,以及在异地难以欣赏眼前风光的无奈。
第三句“花庭晒药日将午”,通过写诗人午后在庭院晾晒草药,暗示了疾病缠身,需要精心调养。而“茅屋烹茶春尚寒”则进一步渲染了清贫简陋的生活环境,即使春天已至,屋内仍有寒意,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生活的艰辛。
“久别亲朋谁问病”一句表达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以及无人关心病情的失落。然而,“深怜儿女自加餐”又展现出诗人对家人的深深牵挂,尽管自己病弱,仍关心子女的饮食。
最后两句“是非高枕浮云过,遥忆西河旧钓竿”以超脱的态度面对世事纷扰,把人间的是非恩怨比作过眼云烟,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悠闲生活的怀念,以及对简单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病中生活的真实写照,以及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