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趋固异时,襟怀颇同调。
脱略辞垢氛,庐峰择高妙。
社散机已忘,谈空且流眺。
轻风吹浮云,误越虎溪徼。
顾兹空翠间,抚掌同一笑。
讵识千载馀,画图有遗照。
所趋固异时,襟怀颇同调。
脱略辞垢氛,庐峰择高妙。
社散机已忘,谈空且流眺。
轻风吹浮云,误越虎溪徼。
顾兹空翠间,抚掌同一笑。
讵识千载馀,画图有遗照。
这首诗描绘了“虎溪三笑”的场景,展现了人物之间超越时空的深厚情谊与超然物外的襟怀。诗中以“所趋固异时,襟怀颇同调”开篇,点明尽管时间与环境不同,但人物的心境却能相通,体现了精神层面的共鸣。
“脱略辞垢氛,庐峰择高妙”,诗人通过描述主人公选择庐山的高妙之处,隐退世俗,表达了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烦恼的解脱。接着,“社散机已忘,谈空且流眺”则进一步描绘了人物在闲适的社交后,谈论佛法,放眼远眺的情景,表现了他们追求心灵自由与智慧的境界。
“轻风吹浮云,误越虎溪徼”一句,以自然景象为喻,轻风拂过浮云,象征着人物心境的平和与超脱,同时也暗示了意外的相遇或事件的发生。而“顾兹空翠间,抚掌同一笑”则描绘了在空灵的翠绿环境中,众人相视而笑的画面,充满了和谐与喜悦,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
最后,“讵识千载馀,画图有遗照”表达了对这段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怀念,即使千年之后,这幅画面仍能留存于心,成为永恒的记忆。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超越时空的友谊与精神追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步出长安门,朱楼临大道。
楼上邯郸女,颜色三春草。
夙昔事组绣,自不离翁姥。
昨从媒妁言,嫁夫许偕老。
青春可常住,朱颜可常好。
但得一心人,恩情岂难保。
夫婿重朱颜,爱色如爱宝。
独有齐王宫,无盐不枯槁。
君不见羡门子,乘鹿日游三万里。
侍从缤纷玉女来,青毛节下白云起。
君不见齐女生,莲华峰头骑鹿行。
中天照曜仙人掌,手把芙蓉朝玉京。
今之玄鹿嵩丘出,青鸾为群鹤为匹。
嵩于五岳标第一,旁有太室与少室。
刘君白发嵩之阳,汝南亦是仙灵窟。
三花结佩共何人,双管淩云记前日。
谏垣一出守三巴,蚤忆还山采芝术。
史有黄门给事书,颂多西蜀词人笔。
归来驭鹿似苍虬,三十六峰遨以游。
龙门底柱叱其立,太行王屋指使留。
玉虹双夹行更曳,紫电昼闪不敢收。
馀霞片片散成绮,頫窥千折百折如丝之浊流。
仙家石鼓满岩口,有时击之魑魅走。
黄姑织女解其绶,彗出东方东为帚。
上扫青天万古之浮云,下揽函谷千山之紫气,大笑系之玄鹿首。
霓旌风旆飒飒残,山叶为之丹,壑龙为之蟠。
赤霜之袍九华冠,忽若行春夹毂看。
急雨碎掷珊瑚寒,我来东南骑茅狗,执君之鞚酌玉斗。
劝君酒,为君寿。
明月清秋无尽期,青崖玄鹿长相守。
回首罗浮大药成,头颅已瘦骨已轻。
愿随道士浮丘去,接上嵩高调玉笙。
《嵩丘仙鹿歌赠刘氏》【明·欧大任】君不见羡门子,乘鹿日游三万里。侍从缤纷玉女来,青毛节下白云起。君不见齐女生,莲华峰头骑鹿行。中天照曜仙人掌,手把芙蓉朝玉京。今之玄鹿嵩丘出,青鸾为群鹤为匹。嵩于五岳标第一,旁有太室与少室。刘君白发嵩之阳,汝南亦是仙灵窟。三花结佩共何人,双管淩云记前日。谏垣一出守三巴,蚤忆还山采芝术。史有黄门给事书,颂多西蜀词人笔。归来驭鹿似苍虬,三十六峰遨以游。龙门底柱叱其立,太行王屋指使留。玉虹双夹行更曳,紫电昼闪不敢收。馀霞片片散成绮,頫窥千折百折如丝之浊流。仙家石鼓满岩口,有时击之魑魅走。黄姑织女解其绶,彗出东方东为帚。上扫青天万古之浮云,下揽函谷千山之紫气,大笑系之玄鹿首。霓旌风旆飒飒残,山叶为之丹,壑龙为之蟠。赤霜之袍九华冠,忽若行春夹毂看。急雨碎掷珊瑚寒,我来东南骑茅狗,执君之鞚酌玉斗。劝君酒,为君寿。明月清秋无尽期,青崖玄鹿长相守。回首罗浮大药成,头颅已瘦骨已轻。愿随道士浮丘去,接上嵩高调玉笙。
https://shici.929r.com/shici/JS2f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