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出长安门,朱楼临大道。
楼上邯郸女,颜色三春草。
夙昔事组绣,自不离翁姥。
昨从媒妁言,嫁夫许偕老。
青春可常住,朱颜可常好。
但得一心人,恩情岂难保。
夫婿重朱颜,爱色如爱宝。
独有齐王宫,无盐不枯槁。
步出长安门,朱楼临大道。
楼上邯郸女,颜色三春草。
夙昔事组绣,自不离翁姥。
昨从媒妁言,嫁夫许偕老。
青春可常住,朱颜可常好。
但得一心人,恩情岂难保。
夫婿重朱颜,爱色如爱宝。
独有齐王宫,无盐不枯槁。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邯郸女子在朱楼之上的生活与情感变迁。开篇“步出长安门,朱楼临大道”,以宏大的场景引入,暗示着故事的背景与主人公的身份。接着,“楼上邯郸女,颜色三春草”一句,将女子的美貌比作春天的青草,生动地展现了她的青春与活力。
“夙昔事组绣,自不离翁姥”透露出女子早年的生活状态,她从事着织绣的工作,与长辈们一同生活,过着平静而传统的日子。然而,“昨从媒妁言,嫁夫许偕老”转折点的到来,意味着她的人生即将发生重大变化,嫁给了一个愿意与她共度一生的丈夫。
“青春可常住,朱颜可常好”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与珍惜,同时也流露出对青春易逝的感慨。“但得一心人,恩情岂难保”则强调了在爱情中,只要双方真心相待,感情就能长久稳固。
接下来,“夫婿重朱颜,爱色如爱宝”揭示了男子对女子外貌的重视,这种爱慕如同珍视宝物一般。最后,“独有齐王宫,无盐不枯槁”以齐王宫中的无盐美人为例,说明即使在极端的环境中,真正的美丽与内在品质也能保持不变,暗含了对女子美德的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探讨了爱情、美貌与内在品质之间的关系,以及在不同情境下,人们对于美的理解和追求。
茅茨宴荒径,独有嘉树存。
藏书子能读,复以训诸孙。
义孙读《论语》,颇将孝理敦。
道孙诵《大学》,路孙初学言。
言念里中儿,顾复但知恩。
渐次长骄仿,耻僇难具论。
蹇性厌华缛,嗣引希后昆。
慎尔守纯素,顾名思默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