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晚过西湖》
《晚过西湖》全文
宋 / 吴大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曙色溟溟湿缊袍,涌金门下上轻桡。

五更钟鼓星初没,两岸楼台雾未消。

路傍柳洲人语近,山连葛岭鹤声遥。

冲寒亦有寻梅客,拥袖骑驴过短桥。

(0)
翻译
天还没亮,晨雾弥漫,打湿了衣袍,我划着小舟靠近涌金门。
五更时分,钟鼓声停,星星刚刚隐没,两岸的楼阁仍笼罩在雾气中。
路边柳树下的交谈声清晰起来,远处葛岭的鹤鸣声显得悠远。
尽管天气寒冷,仍有寻找梅花的旅人,他们裹紧衣袖,骑着驴子经过那座小桥。
注释
曙色:黎明的天色。
溟溟:昏暗不明。
湿缊袍:湿漉漉的袍子。
涌金门:杭州的城门。
轻桡:轻轻划动的小船。
五更:清晨五点左右。
星初没:星星刚刚消失。
两岸楼台:河两岸的建筑物。
雾未消:雾气仍未散去。
路傍:路边。
柳洲:长满柳树的小洲。
人语近:人的说话声清晰可闻。
山连葛岭:连绵的葛岭山脉。
鹤声:鹤的叫声。
冲寒:冒着严寒。
寻梅客:寻找梅花的人。
拥袖:拢着手臂。
骑驴:骑着驴子。
短桥:小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晨游人经过西湖的景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开篇“曙色溟溟湿缊袍”,通过对早晨微光下衣袍被露水打湿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致观察和感受。接着“涌金门下上轻桡”则透露出一派从容不迫的情态,似乎诗人乘坐的舟船在金光灿烂的晨曦中悠然划行。

“五更钟鼓星初没,两岸楼台雾未消”让读者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以及空间的氛围。五更即是黎明前最后一个更次,钟鼓声和星辰的消失交织出一幅夜将尽、天将亮的画面,而两岸的楼台仍被薄雾所笼罩,显得神秘而又静谧。

“路傍柳洲人语近,山连葛岭鹤声遥”则是对自然景观与生灵活动的描绘。路旁的柳洲似乎有着人们的交谈声,而远处的葛岭传来的是鹤鸣,这些声音在早晨的宁静中显得分外亲切。

最后,“冲寒亦有寻梅客,拥袖骑驴过短桥”则描绘了诗人对梅花的热爱,即使是在寒冷的清晨,也有一位追求者正在寻找梅花。他的身影在拥抱衣袖、骑着驴子经过短桥时显得格外引人入胜。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动人的生活片段,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和生活情趣的深刻感悟,同时也彰显了宋代文人淡泊明志、追求个性自由生存状态的一种文化态度。

作者介绍

吴大有
朝代:宋   号:松壑   籍贯:嵊县(今属浙江)   生辰:约公元1279年前后在世

吴大有,(约公元1279年前后在世)字有大,一字勉道,号松壑,嵊县(今属浙江)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末前后在世。宝佑间,(公元一二五六年左右)游太学,率诸生上书言贾似道奸状,不报。遂退处林泉,与林昉、仇远、白珽等七人,以诗酒相娱。元除,辟为国子检阅,不赴。大有著有松下偶抄,千古功名镜及雪后清者,归来幽庄等集传与世。词存一首,载《绝妙好词》卷六。 
猜你喜欢

夏日閒居

临窗小榻自然凉,一枕清风觉梦长。

睡起夕阳刚欲下,蒲葵扇底藕花香。

(0)

莫问

莫问平生意,心期负已多。

别来应尔悔,看去奈吾何。

烛影閒寻梦,花时独理歌。

曲阑春思寂,掩径谢鸣珂。

(0)

淮上

离魂飞故国,多难后时荣。

老向双瞳入,春归百感生。

爱山频驻马,酌酒复听莺。

堪笑无媒橘,遥遥淮上情。

(0)

述征·其六

择木贵知音,择交贵知心。

海上三青鸟,同栖珠树林。

桑户去我久,谁听鸾凤吟。

鸾凤吟有歇,我心终断绝。

(0)

吴子夜四时欢歌·其十四

兽炭拥貂衾,欢情中夜满。

颇怪芙蓉褥,留得三春暖。

(0)

和四家兄新岁梅

才听新岁鸟,已看新岁梅。

况逢新岁客,同倾新岁杯。

素艳宜冰署,年华上玉台。

迎风未片落,照雪且丛开。

幸及连枝赏,全胜寄陇来。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甄龙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