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皇御朱邸,草创业未备。
南郊甫三让,北阙雄五位。
是时李韩公,实当萧何寄。
虽谢茅茨陋,终靡未央丽。
黄屋屹然尊,青宫从鳞次。
钟岳旦夕来,千扉腾紫气。
业移众星拱,犹表宸居制。
彷佛殿陛间,如闻清跸至。
高皇御朱邸,草创业未备。
南郊甫三让,北阙雄五位。
是时李韩公,实当萧何寄。
虽谢茅茨陋,终靡未央丽。
黄屋屹然尊,青宫从鳞次。
钟岳旦夕来,千扉腾紫气。
业移众星拱,犹表宸居制。
彷佛殿陛间,如闻清跸至。
此诗描绘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登基后,皇宫建筑的宏伟与庄严。诗人王世贞以“恭谒故宫阙有述”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皇宫从草创到最终建成的壮丽景象。
诗中首先提到高皇(即朱元璋)在朱邸即位,开创帝业之时,皇宫尚未完全建成。接着描述了南郊的三次谦让仪式之后,北阙已呈现出五位一体的雄伟格局。此时,李韩公(可能指李善长或韩愈,此处为泛指,具体人物需考证)如同当年的萧何,负责皇宫的建设工作。
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皇宫内部的布局,虽然初期的茅茨简陋,但最终呈现出未央宫的华丽与壮观。黄屋象征着皇权的尊贵,青宫则排列有序,彰显出皇宫的严谨与秩序。日出之时,山岳之气汇聚于皇宫,千门万户之间弥漫着紫色的祥瑞之气。皇宫的建筑布局仿佛众星拱月,依然遵循着帝王居所的规制。
最后,诗人想象自己仿佛置身于宫殿之中,仿佛能听到清脆的马蹄声,感受到皇宫的庄严与神圣。整首诗通过对皇宫建筑的描绘,表达了对开国皇帝功绩的敬仰以及对皇宫庄严氛围的赞叹。
斐然偶成章,和者盖凡几。
风骚李杜坛,可望不可至。
而况濂洛徒,每叹吾已已。
岂无愿学心,衰懦鼓不起。
何方有神医,与我三换髓。
道在一唯间,不在落笔驶。
君谈何容易,仆也敢当此。
平生一青灯,事半功则倍。
遗书亦具存,言固不尽意。
勉矣山林人,优哉聊卒岁。
落帆鸬鹚步,倚策羊裘轩。
纷披稚筱閒,森郁古木尊。
幽蹊石齿齿,醉袖风翻翻。
缅怀台上人,老藓双骭存。
宁知天九重,不博月一痕。
咄哉侯君旁,坐受富贵吞。
先生无乃误,肯与痴人言。
吾诗亦赘矣,舐舌不可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