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大水二首·其二》
《大水二首·其二》全文
宋 / 黄公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洚水应垂儆,高穹岂不仁。

发陈遵故事,执咎定何人。

岸落溪容改,山摧土色新。

伤心问耆旧,谁与吊斯民。

(0)
翻译
洪水应当作为警告,高远的天空难道不仁慈?
遵循先例行事,追究责任该落在谁身上?
河岸崩塌溪流改道,山体崩溃土壤颜色更新鲜。
满怀悲伤询问老人,又有谁来凭吊这百姓?
注释
洚水:泛滥的洪水。
儆:警告。
穹:天空。
仁:仁慈。
发陈:遵循旧例。
故事:过去的典故、先例。
执咎:追究责任。
何人:指代哪个人。
岸落:河岸崩塌。
溪容:溪流的样子。
山摧:山体崩溃。
土色:土壤的颜色。
伤心:内心悲痛。
耆旧:年长而有威望的人。
吊:凭吊,哀悼。
斯民:这些百姓。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公度所作的《大水二首(其二)》。诗中,诗人以洪水为题材,表达了对自然灾害的深深忧虑和对百姓疾苦的关切。"洚水应垂儆",警示人们洪水的来临是对天地警示,意味着严重的自然灾害;"高穹岂不仁",质问苍天是否失去了仁慈,暗示了对上天无常的质疑。"发陈遵故事",意指要借鉴历史的经验教训;"执咎定何人",则指向责任归属,暗示灾祸背后可能有人或制度的问题。

"岸落溪容改,山摧土色新",描绘了洪水带来的破坏,河岸崩塌,溪流改道,山体受损,土壤颜色也因之更新。最后,诗人以"伤心问耆旧,谁与吊斯民"收尾,表达了对年长者可能无法解答的深深忧虑,以及无人能真正关心和抚慰受灾百姓的悲痛之情。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

作者介绍
黄公度

黄公度
朝代:宋   号:知稼翁   籍贯:莆田(今属福建)   生辰:1109~1156

黄公度(1109~1156)字师宪,号知稼翁,莆田(今属福建)人。绍兴八年进士第一,签书平海军节度判官。后被秦桧诬陷,罢归。除秘书省正字,罢为主管台州崇道观。十九年,差通判肇庆府,摄知南恩州。桧死复起,仕至尚书考功员外郎兼金部员外郎,卒年四十八,著有《知稼翁集》十一卷,《知稼翁词》一卷。
猜你喜欢

柳枝词(二首)

渭水西来万里遥,行人归去水迢迢。
垂杨不系离情住,只送飞花过渭桥。

(0)

送霍临渠少府守河州

不尽湟中路,秋风促宦程。
佩刀辞佐郡,分虎已专城。
积石攒云起,洮河近郭明。
羌戎亦赤子,休使塞烟惊。

(0)

正月三十日作三首(万历庚申)

近说阮生病,将无鸡骨妨。
贫家移二室,奇字检三仓。
相别已经岁,得诗凡几囊。
报君张武仲,革履学胡装。

(0)

次韵沈学庵闲居杂兴(三首)

庭户无尘杂,轩楹净扫除。
炉烟消晚坐,帘日照晨梳。
清逸吟边兴,骞腾醉里书。
时看问奇者,来觅子云居。
¤

(0)

都台纪事四首

彩雾氤氲覆禁城,西山旭日始分明。
大官入捧丝纶旨,女史来收馆阁评。
白凤青霞开宝宇,金盘玉碗散朱樱。
南郊昨介清和节,遍赐莲花报化生。
¤

(0)

金陵社集诗 后湖看荷花共用水香二韵

芬馥满湖田,烨烨朝霞绮。
朱颜笑倚风,分影与秋水。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