洚水应垂儆,高穹岂不仁。
发陈遵故事,执咎定何人。
岸落溪容改,山摧土色新。
伤心问耆旧,谁与吊斯民。
洚水应垂儆,高穹岂不仁。
发陈遵故事,执咎定何人。
岸落溪容改,山摧土色新。
伤心问耆旧,谁与吊斯民。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公度所作的《大水二首(其二)》。诗中,诗人以洪水为题材,表达了对自然灾害的深深忧虑和对百姓疾苦的关切。"洚水应垂儆",警示人们洪水的来临是对天地警示,意味着严重的自然灾害;"高穹岂不仁",质问苍天是否失去了仁慈,暗示了对上天无常的质疑。"发陈遵故事",意指要借鉴历史的经验教训;"执咎定何人",则指向责任归属,暗示灾祸背后可能有人或制度的问题。
"岸落溪容改,山摧土色新",描绘了洪水带来的破坏,河岸崩塌,溪流改道,山体受损,土壤颜色也因之更新。最后,诗人以"伤心问耆旧,谁与吊斯民"收尾,表达了对年长者可能无法解答的深深忧虑,以及无人能真正关心和抚慰受灾百姓的悲痛之情。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