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砍枫山石,石髓藏双碧。
云深石崔嵬,云归石苍赤。
望石想孤贞,惨然见容色。
勿砍枫山石,石髓藏双碧。
云深石崔嵬,云归石苍赤。
望石想孤贞,惨然见容色。
这首诗以“勿砍枫山石”开篇,巧妙地引出对枫山石的赞美。诗人通过描述枫山石的形态与色泽变化,展现了其独特的美。云雾缭绕中,枫山石显得高大而坚强,云散之后,石色又呈现出深沉的苍红,这种对比不仅丰富了画面感,也赋予了石头以生命力和情感。
接着,“望石想孤贞,惨然见容色”,诗人由物及人,将枫山石的坚韧不拔与自己的人格理想相联系,表达了对高尚品质的向往和追求。这里的“孤贞”既是对枫山石品格的赞誉,也是诗人自身道德情操的写照,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个人节操和道德修养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枫山石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精神的融合,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理想人格的追求。语言简洁而富有意蕴,情感真挚而深沉,是明代咏物诗中的佳作。
马上逢来使,急问庭帏事。
先听报平安,才看平安字。
四体慊然舒,欢极仍涕泗。
淮安送母回,经今岁五易。
虽知丰硕颜,其如年若驶。
思归为阿母,不然忍遗世。
不归为阿母,不然胡所嗜。
虚名误徽纆,浪迹成泥懘。
年年春明外,距家千里二。
天门更万里,晓日光易被。
去留几踌躇,究将跨蹇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