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鹿鸣燕进士二首·其一》
《和鹿鸣燕进士二首·其一》全文
宋 / 吕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石室宏开化二川,文场今岁不遗贤。

莺凭暖律方迁木,鹤遇祥云必到天。

随贡充庭知有路,乘风破浪去如船。

龙墀唱第程涂近,应在春馀数日前。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科举考场的宏大与公正,以及士子们追求功名的决心与豪情。首句“石室宏开化二川”,以“石室”象征科举考场的庄严与规模,同时暗喻知识与文化的汇聚之地,如同两条河流交汇,滋养着学子们的智慧与才华。“文场今岁不遗贤”,强调了考试的公平性,无论出身如何,只要才学出众,皆有机会脱颖而出。

接着,“莺凭暖律方迁木,鹤遇祥云必到天”两句,运用自然界的景象来比喻士子们在科举道路上的奋斗与追求。莺鸟随着温暖的季节迁徙,象征着士子们在合适时机努力进取;而鹤遇到祥云则飞升至天际,寓意着通过不懈努力,最终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

“随贡充庭知有路,乘风破浪去如船”进一步展现了士子们面对挑战时的勇气与决心。他们如同随贡品进入考场的船只,虽然道路充满波折,但依然勇往直前,乘风破浪,追求知识的彼岸。

最后,“龙墀唱第程涂近,应在春馀数日前”表达了对士子们即将取得佳绩的期待与祝福。龙墀是古代科举考试的场所,唱第则是宣布中榜者名单的仪式。诗句暗示,士子们即将在春季结束前的某个时间,迎来他们人生中的重要时刻——金榜题名,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科举制度的公平与公正,也激励了无数士子为了理想与荣誉不懈奋斗的精神。

作者介绍

吕陶
朝代:宋

(1027—1103)成都人,字元钧,号净德。仁宗皇祐间进士。神宗熙宁三年举制科,对策枚数王安石新法之过,出通判蜀州。哲宗元祐初,擢殿中侍御史,首上邪正之辨,劾新党蔡确、韩缜、张璪、章惇等。累迁中书舍人,进给事中。哲宗亲政,知陈州。坐元祐党夺职,责衡州居住。徽宗立,复集贤殿修撰、知梓州,致仕。有《净德集》。
猜你喜欢

送李伯开

河桥一尊酒,与子暂相依。

万里西江水,孤帆他夜归。

秋山行处远,云树望中微。

漫忆前期在,相逢知是非。

(0)

集卢玄明赡鹤楼分赋

长啸向春山,山光遥带郭。

停策入松门,扳萝陟岩阁。

连峰翠削成,叠嶂绣相错。

林间有驯鹿,华表无归鹤。

悲风吹白杨,哀云翳长薄。

莞花开寂寂,松露当尽落。

缅渺泉中人,千秋付冥漠。

逝者已如斯,焉知来者乐。

抗手别故欢,吾将慕寥廓。

(0)

佗城

六朝往事竟如何,落日黄沙饮橐驼。

自昔弦歌闻百粤,于今烽火比三河。

愁人寂寞秋闻笛,壮士悲凉夜枕戈。

不见赵佗能拒汉,年来事业独蹉跎。

(0)

登五层楼

缥缈层楼连碧汉,白云积翠入空微。

东回古寺钟初动,南绕长江水一围。

返照半含沧海日,远帆斜没钓鱼矶。

登临一笑成今古,怪底王生便赋归。

(0)

月夜重登凤凰台

不上高台已十年,重来一望思凄然。

清流不改终归海,明月多情只在天。

郭外荒村迷积草,城中远树带寒烟。

仙坛冷落笙箫断,独对云山曲槛前。

(0)

题文昌阁

画栋丹楹倚翠峦,萧疏松竹对江干。

不须远望衣冠气,辅锦山头尽巨观。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