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东庵孔安道韵·其二》
《和东庵孔安道韵·其二》全文
金 / 李俊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淡泊生涯共一堂,杖藜踏遍水云乡。

不妨庐结在人境,应念客来从远方。

三笑可无陶靖节,八仙宜得贺知章。

袖中时出烟霞语,习气师兄亦未忘。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与友人在淡泊宁静的生活中共享时光的情景。首句“淡泊生涯共一堂”点明了生活的简朴与和谐,二人同处一室,心灵相通。接着“杖藜踏遍水云乡”一句,通过行走于山水之间,展现了他们追求自由与自然之美的生活态度。

“不妨庐结在人境,应念客来从远方”两句,表达了即使身处尘世,也能找到心灵的净土,同时也体现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与期待。接下来,“三笑可无陶靖节,八仙宜得贺知章”运用典故,以陶渊明和贺知章为参照,赞美了友人间的默契与情谊,如同古代文人雅士间的交流一样,充满了诗意与风趣。

最后,“袖中时出烟霞语,习气师兄亦未忘”则进一步强调了友情的深厚与纯粹,即使在日常交谈中,也能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高洁品格的追求,仿佛是与自然界的对话,也像是对过去师长教诲的铭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的引用,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以及对自然、艺术和高尚人格的共同追求。

作者介绍
李俊民

李俊民
朝代:金   籍贯:自号鹤鸣老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猜你喜欢

惜黄花·天机大道

天机大道。
达者稀少。
运戊已、龙蟠更虎绕。
这一颗丹砂,凡世人难晓。
间木金、坎离颠倒。
阳全阴尽,形容不老。
将水火烹煎,自然炉灶。
待行功成就,炼无价宝。
去朝元、七祖都了。

(0)

西江月·识贯事中枢纽

识贯事中枢纽,笔开象外精神。
传观弓力异常钧。
衣我六铢羞问。
周后数茎命粒,鲁儒一点芳心。
啄残楼老付谁论。
谩要睡馀支枕。

(0)

送郑丈赴建宁五首

有志虽身健,开心在岁寒。
一时诸老尽,多见大名难。
湖海方连旱,瓯闽适少宽。
为州人不乏,千万强加餐。

(0)

水心即事六乎兼谢吴民表宣义

虽有莲荷浸屋东,暑烦睡过一陂红。
秋来人意稍苏醒,似惜霜前零乱风。

(0)

对读文选杜诗成四绝句

绝疑此老性坦率,无那评文兼世情。
若比乃翁增上慢,诸贤保得更垂名。

(0)

橘枝词三首记永嘉风土

琥珀银红未是醇,私酤官卖各生春。
只消一盏能和气,切莫多杯自害身。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