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颂三十八首·其八》
《偈颂三十八首·其八》全文
宋 / 释如净   形式: 偈颂  押[灰]韵

檐声不断前旬雨,电影还连后夜雷。

麦怕水侵秧怕冷,蚕桑犹要暖来催。

众生没在苦,苍天良可哀。咄,杲日当空慧眼开。

(0)
鉴赏

这首宋朝时期的禅宗偈颂,以自然景象和农事生活为切入点,表达了诗人对世间众生苦难的关怀以及对解脱苦难的期待。首句“檐声不断前旬雨”描绘了连绵不断的雨声,暗示了生活的艰辛和困苦;“电影还连后夜雷”则形象地写出雷电交加的夜晚,象征着世事的动荡不安。

“麦怕水侵秧怕冷,蚕桑犹要暖来催”两句,通过农事活动,进一步揭示出人们对温暖和安宁的渴望,麦苗和秧苗需要适宜的环境才能生长,而蚕桑业则需温暖气候催发。这体现了诗人对人间疾苦的深刻理解。

“众生没在苦,苍天良可哀”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众生陷入苦难的深深同情,认为苍天似乎也感受到了这种悲哀。最后一句“咄,杲日当空慧眼开”,以强烈的感叹和祈愿收尾,希望明亮的太阳能带来智慧的启示,照亮人们走出苦难的道路,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解脱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深沉,富有哲理,既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洞察,又寄托了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作者介绍

释如净
朝代:宋

释如净,字长翁(《中国佛学人名辞典》),俗姓俞,明州苇江(今浙江宁波)人。初自芙蓉山至明州雪窦山谒智鉴禅师,相侍十五年。宁宗嘉定三年(一二一○)受请住建康府清凉寺。迁台州瑞岩寺、临安府净慈寺、庆元府瑞岩寺,再住净慈寺。晚受诏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为青原下十六世,雪窦智鉴禅师法嗣。约卒于理宗宝庆间,行脚四十馀年,卒年六十六。有《天童如净禅师语录》二卷、《天童如净禅师续语录》一卷,收入《续藏经》。
猜你喜欢

蝶恋花·其三

那夕宝钗楼下路。月暗花笼,鸳贴无凭据。

戏剥瓜仁亲记数。舌尖甜爱心头苦。

恻恻银筝花下语。惯把春欢,来趁秋娘诉。

我道然然卿否否。隔窗又听芭蕉雨。

(0)

台城路

秋风摇落江潭柳,攀来遽牵离绪。

野馆星飞,寒窗叶碎,都是梦难成处。流年迅度。

记淅淅零零,暗宵疏雨。

门掩梨花,依深犹自剪窗语。

凭君细问旧迹,箧中亲检取,残泪曾污。

酒后高吟,愁边瘦句,读罢不禁悽楚。斜阳老树。

问蜡屐云筇,那时相聚。重过黄垆,旧游人在否。

(0)

高阳台

仙麝吹尘,飞琼春梦,馀芳半入苔痕。

细雨轻寒,空山鹤怨黄昏。

劳他驿使重来探,道美人已化春云。

最无端,小劫匆匆,粉泪犹新。

返魂纵有奇香在,怅青天碧海,难觅吟魂。

绿树婆娑,他时谁认前身。

断肠曾照惊鸿影,剩桥头、素水粼粼。

奈春波,流去天涯,影也难寻。

(0)

南楼令.中秋莹园待月

丛薄易黄昏。众星檐际繁。好山河、生怕墓蟆吞。

七宝催修成也未,一年事,彀销魂。秋色正平分。

天风吹海云。甚仙人、擎出金盆。

只要高寒挨得过,怎秋月,不如春。

(0)

清明感怀

积润侵阶碧草生,杏花寒食半阴晴。

一帘细雨迷归燕,几日东风度老莺。

泪眼看花如有恨,旅怀中酒似多情。

何时十亩偕贤侣,箕踞空山啸月明。

(0)

寒夜书怀

寂寞青镫夜未阑,半生心事独盘桓。

烟波缥缈魂非远,人事悲凉岁欲残。

素志应同明月皎,离情还共白云漫。

良宵剪烛歌行露,松竹萧森起暮寒。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郭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