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遣江山助牧之,诗材犹及杜筠儿。
向来稍喜唐风集,今信樊川是父师。
天遣江山助牧之,诗材犹及杜筠儿。
向来稍喜唐风集,今信樊川是父师。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必大的《池阳四咏(其二)》。诗中,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唐代诗歌风格的推崇,尤其是对杜甫(杜筠儿)和樊川(杜牧)两位诗人的高度评价。"天遣江山助牧之",意味着大自然之美仿佛是上天特意安排来帮助杜牧创作诗歌,显示出对杜牧诗才的肯定。"诗材犹及杜筠儿",表明诗人认为杜牧的诗歌才华甚至可以与杜甫相提并论。"向来稍喜唐风集",表达了诗人一直以来对唐代诗歌风格的喜爱,而"今信樊川是父师"则直接表达了对杜牧作为自己诗歌创作导师般的敬仰。整体来看,这首诗是对唐代诗歌尤其是杜牧作品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中国古典文学传统的深厚感情。
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洋洋,可以乐饥。
岂其食鱼,必河之鲂?岂其取妻,必齐之姜?
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岂其取妻,必宋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