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萝何袅袅,杨柳何依依。
皎皎谁家妇,罗绮媚春晖。
妆成妒桃李,流涕倚双扉。
荡子新婚别,三年行不归。
青春嗟自老,红颜亦已非。
俯仰切中怀,何以解渴饥。
女萝何袅袅,杨柳何依依。
皎皎谁家妇,罗绮媚春晖。
妆成妒桃李,流涕倚双扉。
荡子新婚别,三年行不归。
青春嗟自老,红颜亦已非。
俯仰切中怀,何以解渴饥。
这首明代佘翔的《古诗(其四)》描绘了一幅女子思念远方行役丈夫的画面。诗的前两句“女萝何袅袅,杨柳何依依”运用了比喻,女萝象征柔弱却坚韧的女子,杨柳则暗示了春天的离别与不舍,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
接下来,“皎皎谁家妇,罗绮媚春晖”描绘了女子洁白如玉的容颜和身着华丽衣裳,映衬着明媚的春光,展现出她的美丽和孤独。她因嫉妒盛开的桃李而自比,表达了对青春流逝的哀怨和对丈夫的深深思念。
“妆成妒桃李,流涕倚双扉”进一步刻画了女子的内心痛苦,她精心打扮却无人欣赏,只能独自流泪,倚靠门扉期盼丈夫的归来。随后的“荡子新婚别,三年行不归”直接点明了丈夫的新婚不久就离家远行,至今已有三年未归。
“青春嗟自老,红颜亦已非”感叹岁月无情,女子的青春不再,容貌也发生了变化,这让她更加深感悲凉。最后两句“俯仰切中怀,何以解渴饥”,直抒胸臆,表达了女子内心的苦闷,她渴望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是情感的慰藉和丈夫的回归。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在等待中的无奈与深情,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和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