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雁南中发,闻从桂水滨。
年还思故土,书至慰离人。
芳杜江南月,长榆塞北春。
往来皆应候,嗟尔客游身。
归雁南中发,闻从桂水滨。
年还思故土,书至慰离人。
芳杜江南月,长榆塞北春。
往来皆应候,嗟尔客游身。
这首《归雁》由明代诗人区大相所作,通过对归雁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与对远方亲人的深切关怀。
首句“归雁南中发”,开篇即以“归雁”为引子,点明了雁群自南方出发的情景,预示着它们即将返回北方的家园。接着,“闻从桂水滨”,进一步描述了雁群飞行的路线,从桂水边开始,暗示了旅程的起始地点,也增添了诗中的地理色彩。
“年还思故土,书至慰离人。”这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通过书信传递的慰藉。在异乡漂泊的日子里,每一封来自家乡的书信都成为心灵的慰藉,寄托了对亲人和故乡的深深眷恋。
“芳杜江南月,长榆塞北春。”这两句运用对比的手法,描绘了江南与塞北截然不同的自然景象。江南月夜,杜鹃花香,一片宁静而温馨;塞北春日,榆树葱郁,充满生机与活力。这样的对比不仅展现了地域的差异,也寓意着诗人内心对故乡温暖与远方广阔世界的向往与感慨。
最后,“往来皆应候,嗟尔客游身。”诗人感慨于雁群遵循季节规律迁徙,而自己却如同游子一般,四处漂泊,无法回到心中的故乡。这一句既是对雁群行为的赞美,也是对自己身世的感叹,流露出一种深深的无奈与孤独感。
整首诗通过归雁的形象,巧妙地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与思考,既有对故乡的深情呼唤,也有对远方亲人的深切关怀,以及对自身处境的感慨,情感丰富,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