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暝》
《暝》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杳杳钟初发,昏昏户闭时。

巢禽投树尽,疲马入城迟。

醉唱眠茅屋,晓光透槿篱。

荷锄休带月,亭长竖毛眉。

(0)
翻译
夜深钟声悠远刚响起,天色昏暗家家户户已关门。
鸟儿归巢,疲惫的马儿进城也缓慢。
喝醉了在茅屋中熟睡,晨光照亮了槿篱笆。
扛着锄头无需再等月落,小吏愁眉紧锁地站在那里。
注释
杳杳:形容声音或光线微弱、深远。
钟:寺庙中的大钟。
初发:刚刚敲响。
昏昏:昏暗不明。
户闭:关门。
巢禽:归巢的鸟儿。
投树:飞回树上。
疲马:疲惫的马。
迟:缓慢。
醉唱:喝醉后唱歌。
眠茅屋:在茅屋里睡觉。
晓光:早晨的阳光。
透:穿透。
荷锄:扛着锄头。
休:不必。
带月:带着月亮(指夜晚)。
亭长:古代乡间的小吏。
竖毛眉:愁眉不展的样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的乡村景象。"杳杳钟初发",以钟声的悠远和稀疏,渲染出夜晚即将降临的宁静氛围。"昏昏户闭时",进一步强调了天色渐暗,家家户户纷纷关门闭户的情景。

"巢禽投树尽",写出了鸟儿归巢的动态,暗示着自然界的宁静与有序。"疲马入城迟",通过疲惫的马匹进城速度缓慢,反映出农夫劳作一天后的疲惫状态。

"醉唱眠茅屋",形象地刻画了农人借酒消愁,疲惫不堪后在简陋茅屋里酣睡的场景。"晓光透槿篱",则以清晨微弱的光线穿透篱笆,预示新的一天即将来临。

最后两句"荷锄休带月,亭长竖毛眉",通过农夫扛着锄头,不必再带着月光赶路,以及亭长(乡村官员)的惊讶表情,表达了对农人生活艰辛的同情和对他们勤劳生活的赞美。

整体来看,梅尧臣的《暝》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宋代农村生活的朴素与艰辛,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农民辛勤劳作的深深敬意。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小重山.道友求问

养性休教起怒嗔。外身须认正,里头真。

日施方便做慈因。清凉至,只在气精神。

财色莫相亲。自然通大道,觉申申。

金丹结就出迷津。登云路,玉洞看长春。

(0)

水调歌头

秋风秃林叶,却与鬓生华。

十年长短亭里,落日冷边笳。

飞雁白云千里,况是登山临水,无赖客思家。

独鹤归何晚,已后满林鸦。望蓬山,云海阔,浩无涯。

安期玉舄何处,袖有枣如瓜。

一笑那知许事,且看尊前故态,耳热眼生花。

肝肺出芒角,漱墨作枯楂。

(0)

满江红慢

勘破荣华,提智剑、急逃生死。

要黜聪、隳体虚室,内专穷理。

绿水青山成伴侣,清风明月为知己。

得自歌自乐乐天真,真常美。胸襟静,神情喜。

从舒卷,恣行止。肖孤云野鹤,往来难拟。

释氏真风勤整顿,净除诸障如顽鄙。

醒圆明、一点证菩提,功超彼。

(0)

长相思

定心惺。识心停。主客同宫湛湛宁。人牛不见形。

性真灵。像真灵。动静无为混杳冥。圆空上下经。

(0)

满路花.寄朝元公

深蒙频见召,惊悚可奔驰。三州缘未尽,不能离。

诸方主醮,叨忝度群迷。

忽承佳翰至,不久亲来,再同一话玄微。

善称扬、大道根基。开发众心疑。

前程关要处,谨精持。玄珠收得,时复饮刀圭。

宝华圆满后,透过晴空,玉京别有佳期。

(0)

苏幕遮.示李梁张三人

李张梁,听少告。休恁踌躇,纵得心颠倒。

每恨玉阳无答报。似此修行,何日归蓬岛。

大唐僧,九度老。万种难辛,一志终须到。

东进佛经弘释教。相契如来,证果真常道。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