鸥社清缘,鹦林净业,依然旧影张三。
恨茧重重,词仙身世如蚕。
柔宵冷暖无人问,拥猩衾独自偏谙。
悄随他、万里游丝,飏到宣南。
落花风里侬先瘦,只听鹂欲醉,对燕疑谈。
细雨吹红,小桃可是能堪。
春愁似海连天绿,镇邀君打桨同探。
蓦惊心、人在高楼,瘴碧遮岚。
鸥社清缘,鹦林净业,依然旧影张三。
恨茧重重,词仙身世如蚕。
柔宵冷暖无人问,拥猩衾独自偏谙。
悄随他、万里游丝,飏到宣南。
落花风里侬先瘦,只听鹂欲醉,对燕疑谈。
细雨吹红,小桃可是能堪。
春愁似海连天绿,镇邀君打桨同探。
蓦惊心、人在高楼,瘴碧遮岚。
这首诗以鸥鸟和鹦鹉为引,描绘了一幅清雅宁静的画面,诗人以张三自比,感叹自己如同蚕丝般经历重重困境,生活孤寂无人关心。夜晚的寒暖只有自己独知,飘荡的游丝似乎将他的思绪带到遥远的宣南之地。
接着,诗人借落花与风中的啼鸟,表达了自己因思念而消瘦的情状,听着黄鹂的歌声,看着燕子,仿佛在与它们交谈。细雨中桃花娇艳,却也让人感到承受不住春愁的深重。这春愁如海天一色,诗人邀请朋友一同探索解忧。
最后,诗人的心绪被高楼上的绿意和瘴气般的迷雾所笼罩,内心深处的忧虑和孤独仿佛被这层绿色的屏障所遮蔽。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作者在清末社会变迁中的个人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