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金萱》
《金萱》全文
明 / 彭孙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忘忧佳种避朱阳,淡色庭阴媚柘黄。

不减竺仙茎草相,恰宜西母道家妆。

擎条露掌铜支寿,弄采铃盘妾佩长。

栽向慈帏俱绕砌,北堂今是郁金堂。

(0)
鉴赏

这首诗以“金萱”为题,描绘了一株在庭院中生长的萱草,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寓意,展现出一种宁静而高雅的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萱草与多种意象相结合,营造出一幅生动的画面。

首先,“忘忧佳种避朱阳”,开篇即点明萱草的特性——它能让人忘却忧愁,远离炽热的阳光,暗示其具有抚慰心灵、带来清凉与宁静的作用。接着,“淡色庭阴媚柘黄”,通过对比色彩,描绘出萱草在庭院阴凉处的淡雅之美,与周围的环境相得益彰,增添了几分温馨与和谐。

“不减竺仙茎草相,恰宜西母道家妆”,这里将萱草与佛教中的竺仙和道教中的西母相联系,进一步强调其超凡脱俗、与世无争的气质,同时也暗示了其在精神层面的寄托意义。接下来,“擎条露掌铜支寿,弄采铃盘妾佩长”,通过细节描写,展现萱草在露水滋润下的生机勃勃,以及其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同时借以表达对长寿与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栽向慈帏俱绕砌,北堂今是郁金堂”,将萱草与家庭、亲情紧密相连,寓意着萱草如同母亲般的慈爱与关怀,能够温暖人心,营造出一个充满爱与和谐的家庭氛围。这里的“郁金堂”可能象征着一种充满香气、充满爱意的空间,进一步强化了萱草在情感与精神层面的象征意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金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外在的美丽与内在的品质,更蕴含了深厚的情感与哲理,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对亲情与和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精神寄托的追求。

作者介绍
彭孙贻

彭孙贻
朝代:明   字:仲谋/羿仁   号:茗斋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生辰:1615~1673年

彭孙贻(1615~1673年),字仲谋,一字羿仁,号茗斋,自称管葛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你喜欢

再和张秋山杭州孤山二首·其一

歌舞钱塘厌说兵,悠悠往事竟何成。

钱镠铁箭千年在,伍子鸱夷一死轻。

湖上园亭春代谢,江头潮汐月亏盈。

相逢白首休相问,见说宫门草树平。

(0)

题东龛院

晚西寒雨湿黄昏,爱睡山僧已闭门。

独自倚栏还独笑,男儿心事与谁论。

(0)

感旧·其一

捲帘新月在帘钩,花气同风过小楼。

为忆昨宵灯下事,不将红烛照梳头。

(0)

虞美人

杏花窗底人中酒。花与人相守。帘衣不肯护春寒。

一声娇嚏两眉攒。拥衾眠。明朝又有秋千约。

恐未忺梳掠。倩谁传语画楼风。略吹丝雨湿春红。

绊游踪。

(0)

仲春初五日报谒

玉磬蒲团出定音,谒酬与世费浮沉。

径松参汉周官肃,坞竹藏云商易深。

暮色溪山皆有道,春风花草本无心。

年来年去头成白,斗酒楼前明月斟。

(0)

祝英台近·其二中秋

月如冰,天似水,冷浸画阑湿。

桂树风前,醲香半狼藉。

此翁对此良宵,别无可恨,恨只恨、古人头白。

洞庭窄。谁道临水楼台,清光最先得。

万里乾坤,原无片云隔。

不妨彩笔云笺,翠尊冰酝,自管领、一庭秋色。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