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祝英台近·其二中秋》
《祝英台近·其二中秋》全文
宋 / 汤恢   形式: 词  词牌: 祝英台近

月如冰,天似水,冷浸画阑湿。

桂树风前,醲香半狼藉。

此翁对此良宵,别无可恨,恨只恨、古人头白。

洞庭窄。谁道临水楼台,清光最先得。

万里乾坤,原无片云隔。

不妨彩笔云笺,翠尊冰酝,自管领、一庭秋色。

(0)
注释
月:月亮。
冰:冰冷。
阑:栏杆。
桂树:桂花树。
醲香:浓烈的香气。
狼藉:散乱。
此翁:这位老人。
良宵:美好夜晚。
古人头白:古人已老。
洞庭窄:洞庭湖面狭窄。
楼台:楼阁。
清光:清冷月光。
万里乾坤:广阔的天地。
片云:一片云彩。
隔:遮挡。
彩笔:彩绘的笔。
云笺:精致的纸张。
翠尊:翠绿色的酒杯。
冰酝:冰镇的酒。
一庭秋色:整个庭院的秋景。
翻译
月亮像冰一样寒冷,天空如水般清澈,凉意浸润着画栏,显得湿润。
在桂花树前,浓郁的香气散落一地,显得凌乱。
这位老者在这个美好的夜晚,没有什么可遗憾的,唯一的遗憾就是古人已白发苍苍。
洞庭湖面狭窄,有人说道靠近水面的楼台,最先能感受到清冷的月光。
广阔的天地间,原本没有一片云彩遮挡。
不妨拿起彩笔在云笺上挥洒,品饮翠绿色的美酒,独自享受庭院中的秋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中秋佳境的图画。"月如冰,天似水,冷浸画阑湿",以清新隽永的笔触勾勒出一个明净澄澈的夜空和一轮洁白如冰的明月,以及在这样的背景下,连屋脊都被濡湿了。接着,“桂树风前,醲香半狼藉”,则是写桂花在微风中散发着阵阵清香,这种香气覆盖了一地,显得十分浓郁。

诗人对这样的良宵没有其他的憾恨,只是感到时光易逝,人事难料,古人早已头白。"洞庭窄"或许指的是一个特定的地点,但在这里更多地是一个意境的描写。

紧接着,“谁道临水楼台,清光最先得”表达了诗人对中秋明月独赏的喜悦,因为靠近水边的楼台能最早、最充分地享受到这份清辉。"万里乾坤,原无片云隔"则更强调了这一夜的辽阔与纯净,没有一丝云彩来打扰。

最后,“不妨彩笔云笺,翠尊冰酝,自管领、一庭秋色”中,“彩笔云笺”可能是指诗人自己,用文人的笔墨来描绘这份美景;“翠尊冰酝”则可能是享受着这夜晚的清凉和桂花之香。"一庭秋色"则是整个夜晚最为温馨的画面,一个庭院内充满了秋天特有的宁静与美好。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中秋月光、桂花香气等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以及对独自享受这份清凉和美好的喜悦。

作者介绍

汤恢
朝代:宋

猜你喜欢

世事一首

世事雨云翻覆易,人心畛域化除难。

三年蓄艾时堪惜,众志成城力已殚。

唐镇纷争原祸始,秦庭孤注未盟寒。

休言胜负寻常事,一发千钧此际看。

(0)

为傅沅叔题徐湘蘋水墨写生册四首·其一

瀚海惊涛出塞词,生花笔倦诉幽思。

桐溪归老留鸿雪,白发青镫写折枝。

(0)

赠马通伯时将南归同人饯之且为寿二首·其一

方姚绪论盈天下,今日宗风大畅时。

介士投戈争北面,岛人修贽亦先施。

独从元赏标三味,未肯卮言附九师。

定稿晚年看纸贵,醰醰至味几人知。

(0)

朱竹君先生竹屋著书图乾隆己亥四月陈凤翔作四首·其一

椒花吟舫集簪裾,方与诸儒论石渠。

更向空山结遐想,欲栽万竹护深庐。

(0)

庐江君妆阁遗幌其舅氏蒋侑石先生为画松二首·其二

一角疏烟映折枝,绮窗清味岁寒期。

白头潘令重题句,惆怅虚廊月上时。

(0)

吴絅斋同年扈从负书图

清门乔木传忠孝,茧足荒山说乱离。

当日相看惟涕泪,此才信可共安危。

一编手泽芬长护,七校心苏句尚悲。

圣主至今思在莒,愿君努力中兴时。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