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如冰,天似水,冷浸画阑湿。
桂树风前,醲香半狼藉。
此翁对此良宵,别无可恨,恨只恨、古人头白。
洞庭窄。谁道临水楼台,清光最先得。
万里乾坤,原无片云隔。
不妨彩笔云笺,翠尊冰酝,自管领、一庭秋色。
月如冰,天似水,冷浸画阑湿。
桂树风前,醲香半狼藉。
此翁对此良宵,别无可恨,恨只恨、古人头白。
洞庭窄。谁道临水楼台,清光最先得。
万里乾坤,原无片云隔。
不妨彩笔云笺,翠尊冰酝,自管领、一庭秋色。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中秋佳境的图画。"月如冰,天似水,冷浸画阑湿",以清新隽永的笔触勾勒出一个明净澄澈的夜空和一轮洁白如冰的明月,以及在这样的背景下,连屋脊都被濡湿了。接着,“桂树风前,醲香半狼藉”,则是写桂花在微风中散发着阵阵清香,这种香气覆盖了一地,显得十分浓郁。
诗人对这样的良宵没有其他的憾恨,只是感到时光易逝,人事难料,古人早已头白。"洞庭窄"或许指的是一个特定的地点,但在这里更多地是一个意境的描写。
紧接着,“谁道临水楼台,清光最先得”表达了诗人对中秋明月独赏的喜悦,因为靠近水边的楼台能最早、最充分地享受到这份清辉。"万里乾坤,原无片云隔"则更强调了这一夜的辽阔与纯净,没有一丝云彩来打扰。
最后,“不妨彩笔云笺,翠尊冰酝,自管领、一庭秋色”中,“彩笔云笺”可能是指诗人自己,用文人的笔墨来描绘这份美景;“翠尊冰酝”则可能是享受着这夜晚的清凉和桂花之香。"一庭秋色"则是整个夜晚最为温馨的画面,一个庭院内充满了秋天特有的宁静与美好。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中秋月光、桂花香气等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以及对独自享受这份清凉和美好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