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侍宴安乐公主山庄应制》
《侍宴安乐公主山庄应制》全文
唐 / 李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金舆玉辇背三条,水阁山楼望九霄。

野外初迷七圣道,河边忽睹二灵桥。

悬冰滴滴依虬箭,清吹泠泠杂凤箫。

回晚平阳歌舞合,前溪更转木兰桡。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贵族山庄中举行的宴会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和活动情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当时的感受与享受。开篇"金舆玉辇背三条"一句,设定了一种高贵而华丽的场景,让读者立刻感受到一种皇家气派的氛围。紧接着的"水阁山楼望九霄",则是通过对山庄建筑与自然风光的描绘,增添了诗中的视觉和空间感。

以下几句"野外初迷七圣道,河边忽睹二灵桥",诗人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将目光从远处的山楼拉近到身边的自然景物,既描绘了景致,也传递了一种探寻与发现的乐趣。这里的"七圣道"和"二灵桥",或许暗示着某种神秘或宗教意义,但更多的是在强化诗中的意境。

接下来的"悬冰滴滴依虬箭,清吹泠泠杂凤箫"一句,则通过对声音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动态美。这里的"悬冰"和"清吹",营造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而"虬箭"和"凤箫"的出现,又给诗增添了几分古朴与神秘。

最后两句"回晚平阳歌舞合,前溪更转木兰桡",则是对宴会活动本身的描绘。"回晚平阳"让人联想到夕阳西下的宁静美景,而"歌舞合"则表达了集体活动中的和谐与欢乐。至于最后一句,"前溪更转木兰桡",通过对水流和植物的描写,不仅衬托出宴会的悠闲自得,也让诗中自然景物与人文活动浑然一体。

总体来说,这首诗是典型的唐代山庄宴饮诗,以其优美的景象描绘、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意象构建,展现了一个高雅脱俗的艺术境界。

作者介绍

李乂
朝代:唐

(公元六四七年至七一四年)字尚真,(旧唐书作本名尚真。此从新唐书)赵州房子人(今河北邢台市临城县人)。生于唐太宗贞观二十一年,卒于玄宗开元二年,年六十八岁。少孤。年十二,工属文,与兄尚一,(官至清源尉,早卒)尚贞(官至博州刺史)俱以文章见称。举进士,累调万年尉。长安三年,(公元七o三年)擢监察御史,劾奏无避。景龙初,(公元七o七年)迁中书舍人,修文馆学士。乂著有文集五卷,《两唐书志》又与兄尚一、尚贞同为一集,号为李氏花萼集,凡二十卷,并行于世。
猜你喜欢

夏城望三山

水田渺渺乱鸦飞,独倚轻舠望翠微。

近水绿萝藏客店,傍岩红树护僧扉。

采香往事疏烟冷,泛宅人归旧径非。

向晚澄湖烟霭净,三山依约对斜晖。

(0)

王节妇

两月孤儿百里坟,一灯风雨几黄昏。

可怜玉帐豪华客,不识金沙节义门。

(0)

别母舅哭外舅郑公·其一

昔奉安车共入关,拟于此路复南还。

今朝独向江东去,泪洒西风草树斑。

(0)

侍世子奉献蜀王十首·其八

君王待士古来无,令德高名满八区。

济美喜看贤世子,巳能端拱礼诸儒。

(0)

承宜隐友兄同还精舍赋短律五首为别·其五

千载康成学,群贤惜异时。

典章秦火尽,礼乐汉书疑。

聚讼吾何敢,承家子莫辞。

从来参笔削,万一补民彝。

(0)

岁暮寄王脩德先生·其一

杪岁垂垂尽,寒花悄悄繁。

律回春有信,冰动水生痕。

朴学惭经济,穷居废讨论。

都将百年意,一笑付乾坤。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崔与之 刘孝威 蒋捷 罗适 钟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