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寒暖暖,雨雨晴晴,无端催趱红绿。
湿燕双双,语语似怜幽独。
银灯半昏碧影,十年愁、多到心曲。
此际也,不销魂、断尽肠儿还续。
不忿青蛾元鬓,才弹指、逢人便惭珠玉。
吟遍花笺,想也半消清福。
惟应冰纨宝钿,料天公、谁妒尘俗。
试看取,古今来、嵇啸阮哭。
寒寒暖暖,雨雨晴晴,无端催趱红绿。
湿燕双双,语语似怜幽独。
银灯半昏碧影,十年愁、多到心曲。
此际也,不销魂、断尽肠儿还续。
不忿青蛾元鬓,才弹指、逢人便惭珠玉。
吟遍花笺,想也半消清福。
惟应冰纨宝钿,料天公、谁妒尘俗。
试看取,古今来、嵇啸阮哭。
这首《声声慢·感怀》是清代女词人徐灿所作,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词人内心世界的波澜。开篇“寒寒暖暖,雨雨晴晴”运用叠词,形象地展现了生活中的气候变化,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心境的起伏。接下来,“湿燕双双,语语似怜幽独”通过燕子的双飞和呢喃,寄托了词人的孤独之感,仿佛连燕子都懂得她的哀愁。
“银灯半昏碧影,十年愁、多到心曲”描绘了词人在昏暗灯光下独自沉思,十年的忧愁累积如深,直抵心灵深处。接下来的“不销魂、断尽肠儿还续”表达了词人情感的复杂,即使悲痛欲绝,仍无法完全割舍。
“不忿青蛾元鬓,才弹指、逢人便惭珠玉”写出了词人对自己的容貌衰老感到不满,感叹时光匆匆,青春不再,每当照镜子时都自惭形秽。她试图通过吟诵诗词来排遣愁绪,却发现这反而消耗了她的清静福分。
最后,“惟应冰纨宝钿,料天公、谁妒尘俗”表达了词人对世俗嫉妒的不屑,认为只有冰雪般的纯洁和珍贵的宝钿才能抵挡世间的纷扰。结尾处,“试看取,古今来、嵇啸阮哭”,词人借典故,感慨古今以来有多少像嵇康、阮籍那样因世事而悲伤的人,寓言自己也在其中,流露出深深的无奈与哀伤。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词人面对生活变迁和岁月流逝的敏感与无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浔阳郡厅后,有树不知名。
秋先梧桐落,春后桃李荣。
五月始萌动,八月已凋零。
左右皆松桂,四时郁青青。
岂量雨露恩,沾濡不均平。
荣枯各有分,天地本无情。
顾我亦相类,早衰向晚成。
形骸少多病,三十不丰盈。
毛鬓早改变,四十白髭生。
谁教两萧索,相对此江城?
昨日哭寝门,今日哭寝门。
借问所哭谁?
无非故交亲。
伟卿既长往,质夫亦幽沦。
屈指数年世,收涕自思身。
彼皆少于我,先为泉下人。
我今头半白,焉得身久存?
好在元郎中,相识二十春。
昔见君生子,今闻君抱孙。
存者尽老大,逝者已成尘。
早晚升平宅,开眉一见君。
龙蛇隐大泽,糜鹿游丰草。
栖凤安于梧,潜鱼乐于藻。
吾亦爱吾庐,庐中乐吾道。
前松后修竹,偃卧可终老。
各附其所安,不知他物好。
坐爱前檐前,卧爱北窗北。
窗竹多好风,檐松有嘉色。
幽怀一以合,俗念随缘息。
在尔虽无情,于予即有得。
乃知性相近,不必动与植。
怪君不喜仕,又不游州里。
今日到幽居,了然知所以。
宿君石溪亭,潺湲声满耳。
饮君螺杯酒,醉卧不能起。
见君五老峰,益悔居城市。
爱君三男儿,始叹身无子。
余方炉峰下,结室为居士。
山北与山东,往来从此始。
美人别君去,自去无处寻。
旧物零落尽,此情安可任?
唯有缬纱幌,尘埃日夜侵。
馨香与颜色,不似旧时深。
透影灯耿耿,笼光月沉沉。
中有孤眠客,秋凉生夜衾。
旧宅牡丹院,新坟松柏林。
梦中咸阳泪,觉后江陵心。
含此隔年恨,发为中夜吟。
无论君自感,闻者欲沾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