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静无人到,春深鸟不知。
少眠怜夜短,多病厌身危。
不觉夕阳下,空嗟朝槿迟。
双眸青复白,岂敢忆当时。
山静无人到,春深鸟不知。
少眠怜夜短,多病厌身危。
不觉夕阳下,空嗟朝槿迟。
双眸青复白,岂敢忆当时。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季春时节的内心世界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交融。首句“山静无人到,春深鸟不知”以静谧的山林和深沉的春意为背景,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与世隔绝的氛围,鸟儿似乎也沉浸在这份宁静之中,未被外界打扰。接下来,“少眠怜夜短,多病厌身危”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因疾病而产生的忧虑,体现了人与自然、时间的微妙关系。
“不觉夕阳下,空嗟朝槿迟”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夕阳的缓缓西沉,让人不禁感叹时光的匆匆,而朝槿(即木槿花)的短暂盛开,更让人心生惋惜。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寓含了人生的哲理,暗示着美好事物的短暂与珍贵。
最后,“双眸青复白,岂敢忆当时”将话题转向个人的身体状况,青白的眼眸象征着岁月的痕迹,同时也暗示了对过往的回忆。诗人不敢轻易回忆过去,可能是因为那些记忆中包含了太多的情感与经历,或是对过去的某种留恋与不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个人情感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自然与自我反思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哲学深度。
君不闻卞壸二子真孝子,以身殉父从父死。
又不闻刘璹二子家被兵,以身捍父同父生。
一生一死幸不幸,同博千秋万古名。
身亦何所有,子职所当为。
独怜彼寇心,天理曾不亏。
呜呼人心天理曾不亏,毁常败俗夫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