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粉抹栏,翠涟飞桨,翳岸林峦浮雾。
扣舷人唱月中行,飐凉镫、梦惊残鹭。虹河夜午。
睇北斗、天都回处。黯诗愁,问柳昏花暝,谁家院宇。
芳期误。笛唱西风,又近凝碧路。
夕波寒影落鱼龙,浸玉壶、几行烟树。流光易去。
渺鸳棹、衣香前度。暗惊心,一片秋声骤雨。
银粉抹栏,翠涟飞桨,翳岸林峦浮雾。
扣舷人唱月中行,飐凉镫、梦惊残鹭。虹河夜午。
睇北斗、天都回处。黯诗愁,问柳昏花暝,谁家院宇。
芳期误。笛唱西风,又近凝碧路。
夕波寒影落鱼龙,浸玉壶、几行烟树。流光易去。
渺鸳棹、衣香前度。暗惊心,一片秋声骤雨。
这首《西子妆慢·北渚泛月》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词人郭则沄所作,描绘了一幅月下泛舟北渚的美丽景象,充满了诗意与浪漫。
开篇“银粉抹栏,翠涟飞桨”,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月光下栏杆上银白色的光泽和水面上翠绿的涟漪,以及划动船桨激起的层层波纹,营造出一种静谧而优雅的氛围。接着,“扣舷人唱月中行,飐凉镫、梦惊残鹭”一句,通过人物的活动和自然界的反应,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动态感,月光下的歌声与摇曳的灯火,惊醒了栖息的白鹭,增添了生活的气息。
“虹河夜午”一词,巧妙地将彩虹与河流结合,夜晚的彩虹仿佛横跨在河面上,给人以梦幻般的视觉效果。“睇北斗、天都回处”则展现了仰望星空的壮丽景象,北斗星指引着方向,似乎整个天空都在回旋,赋予了宇宙的辽阔与神秘感。
“黯诗愁,问柳昏花暝,谁家院宇”几句,诗人借景抒情,面对如此美景却生出一丝愁绪,不禁询问起这美景属于哪户人家,表达了对美好事物难以独享的感慨。
“芳期误。笛唱西风,又近凝碧路”中,“芳期误”暗示了美好的时光可能稍纵即逝,而“笛唱西风”则描绘了悠扬的笛声在西风中飘荡,预示着即将进入凝碧之路,可能意味着旅程的结束或新的开始。
“夕波寒影落鱼龙,浸玉壶、几行烟树”描绘了夕阳西下时水面的倒影,以及水中游动的鱼儿和远处烟树的倒映,形成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画面。“流光易去。渺鸳棹、衣香前度”则表达了时光流逝的无奈,以及对过往美好记忆的怀念。
最后,“暗惊心,一片秋声骤雨”以秋声骤雨作为收尾,既呼应了开头的月夜泛舟,也暗示了季节的更迭,给人以深沉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月下泛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乍连宵、风风雨雨,天公已把春葬。
玉箫吹得湘魂醒,还为落红惆怅。帘一桁。
逗万古春愁,织作真珠浪。清尊莫放。
算酒变湘江,湘江变酒,都是泪痕酿。
将身罥,万树桃花如网。个侬依旧无恙。
尊前剩有何戡在,凭话旧时眉样。弦索响。
听水阁潇潇,还似吴娘唱。桃根双桨。
应许学当时,鸱夷一舸,烟水五湖上。
狐奴碛外秋声送,桑干一条河水。
落日共登台,黯幽州千里。
飘蓬吾与尔,怨关柳、只催征骑。
雁外天低,蛩边人瘦,马嘶愁起。
击筑少年场,今何似、人海两鸥而已。
自古帝王州,只消磨才子。劝君须醉耳。
况有个、双鬟能倚。听今夜、画角吹寒,变一天霜气。
万古一圆镜,飞挂有情天。
瘦蟾痴魂无恙,流照自何年。
我有相思一发,欲寄美人千里,衣薄五铢寒。
仙子正双笑,呼我碧云间。琼楼迥,银河淡,不成眠。
秋香正熟,今夜还傍画阑悬。
漫道姮娥终寡,毕竟吴刚未老,江上待鲸仙。
痛饮且须醉,灵药误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