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奴碛外秋声送,桑干一条河水。
落日共登台,黯幽州千里。
飘蓬吾与尔,怨关柳、只催征骑。
雁外天低,蛩边人瘦,马嘶愁起。
击筑少年场,今何似、人海两鸥而已。
自古帝王州,只消磨才子。劝君须醉耳。
况有个、双鬟能倚。听今夜、画角吹寒,变一天霜气。
狐奴碛外秋声送,桑干一条河水。
落日共登台,黯幽州千里。
飘蓬吾与尔,怨关柳、只催征骑。
雁外天低,蛩边人瘦,马嘶愁起。
击筑少年场,今何似、人海两鸥而已。
自古帝王州,只消磨才子。劝君须醉耳。
况有个、双鬟能倚。听今夜、画角吹寒,变一天霜气。
这首词描绘了边塞秋日的景象,以狐奴碛(地名)的秋声和桑干河的流水为背景,营造出一种苍凉而辽阔的意境。词人与友人沈伯华一同登高远眺,面对幽州(古地名)的广阔景色,心中充满离愁别绪。他们像飘零的蓬草,感叹时光易逝,征途漫漫,唯有雁南飞、虫鸣声中,人的身影显得更加消瘦。
词人回忆起昔日击筑(古代乐器)的豪情,与如今身处人海如鸥的境遇形成对比,感叹帝王州(指京城)对才子的磨砺。他劝慰友人,应借酒浇愁,至少还有双鬓可以寄托情感。结尾处,画角的寒音和霜气的降临,更增添了凄冷的氛围,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的深深关切和离别的哀愁。整体上,这是一首抒发怀旧、感慨人生无常的边塞赠别词。
书岩已奇甚,潜玉尤伟哉。
李君漫盘谷,元子空峿台。
神不得自秘,天应为君开。
渊明如得此,应不赋归来。
深沈仙洞锁神清,万壑松声不似晴。
宿草它年空怅望,生刍今日寓精诚。
山川气象浑如旧,剑佩风姿俨若生。
犹记玉音称酷似,始知无忌乃其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