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未几时,遽已六十六。
去此年四头,便是七十足。
从此其百年,得否未可卜。
惟于百年内,洞洞而属属。
执玉与捧盈,常恐即颠覆。
朝露待日晞,念此堪痛哭。
胡不永念之,日勤夜秉烛。
九十书抑箴,卫武有旧躅。
顾我何人哉,老懒空食粟。
我生未几时,遽已六十六。
去此年四头,便是七十足。
从此其百年,得否未可卜。
惟于百年内,洞洞而属属。
执玉与捧盈,常恐即颠覆。
朝露待日晞,念此堪痛哭。
胡不永念之,日勤夜秉烛。
九十书抑箴,卫武有旧躅。
顾我何人哉,老懒空食粟。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佐(汝学)所作的《书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和老年的感慨,以及对长寿的渴望。
首句“我生未几时,遽已六十六”开篇便道出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叹,短短的生命似乎还未开始,就已经度过了大半。接着,“去此年四头,便是七十足”,诗人计算着自己距离下一个整十岁的年龄还有四年,预示着即将步入老年。这种对年龄的精确计算,体现了诗人对时间的敏感和对未来的忧虑。
“从此其百年,得否未可卜”则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百年寿命能否实现,充满了未知。接下来的“惟于百年内,洞洞而属属”,诗人希望在有限的岁月里,能够有所作为,不留遗憾。
“执玉与捧盈,常恐即颠覆”这一句,以“玉”和“盈”比喻珍贵的事物或成就,表达了诗人对这些事物的珍惜,同时也担心它们随时可能失去或被破坏。
“朝露待日晞,念此堪痛哭”将人生比作清晨的露水,短暂而易逝,表达了对生命的脆弱和无常的深刻理解。诗人想到自己的生命如同朝露,随时可能消散,不禁感到痛心。
最后,“胡不永念之,日勤夜秉烛。九十书抑箴,卫武有旧躅”诗人提出疑问,为何不从现在起就勤奋不懈,每天像拿着蜡烛一样照亮前行的道路?他引用了卫武公的例子,卫武公晚年仍勤于学习,留下了许多教诲。诗人以此自勉,希望在余生中也能有所作为,留下有益后人的智慧。
“顾我何人哉,老懒空食粟”诗人自谦,表示自己只是普通人,年老懒惰,只能靠吃粮食维持生活。这既是对自身现状的描述,也是对过去时光的反思,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无奈和自嘲。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衰老、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我价值的探索和追求。
毛颖先生,新除授、蔚蓝天使。
青眼内,生平不识,杨朱墨氏。
翠壁闲题应灭迹,绿天遍写难寻字。
草新诗、待借碧纱笼,添骡子。
黛眉恨,何关尔、青衫泪,多由此。
判升沈,一旬辛苦,三年悲喜。
疏密圈来方入彀,纵横抹去非知己。
比卢公、老脸坐中书,操生死。
混混黄流,秋九月、狂澜初落。
背夕照,扬舲东去,扁舟如雀。
千尺射波浮日彩,一沟洪水围天脚。
破烟云,两朵北邙山,青如昨。
橹声轧,潜蛟愕,帆影侧,游鳞跃。
笑当年,割据今朝城郭。
数折源通星宿远,一层冰绕昆仑弱。
把英雄,事业问前朝,消河洛。
御书楼畔东南去,高亭翼然孤迥。
雉蝶周环,鸥波俯鉴,约略园林蹊径。
依然画境,花屿支筇,柳潭舣艇。
更喜璇题,倬云天藻尚辉映。
而今熙皞历久,爱山僧朴遬,还事温凊。
磴道同攀,云堂小憩,坐觉上光悦性。斜阳半岭。
正落叶黄深,古松青凊。便有尘襟,也随秋气静。
一鞭晴雪关山路,骊歌骤添愁绪。
壮岁功名,岩疆保障,拭目看君此去。
殷勤诉与,有涸辙赪鲂,共思苦雨。
几辈纷纭,可怜民莫向谁诉。
先朝长驾远抚,翠华临幸日,恩洽垓宇。
地拱神京,天临大漠,中外屏藩要处。时巡待举。
愿载道循声,奉迎銮辂。幸与穷黎,转将春气煦。
牵萝小住,借槿篱蔓架,商量逃暑。
过了花时,犹有清阴,消得几番梅雨。
垂杨金楼无人惜,枉自学、汉宫新舞。
最怜数、摺芭蕉,解展绿窗愁绪。
多少红芳嫁后,指双鬓渐见,星星如许。
此去江南,便问鸳鸯,也道凌波非故。
横塘旧种田田叶,怕写尽、盘心清露。
等甚时、共载吴娃,醉遍五湖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