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钱塘怀古》
《钱塘怀古》全文
宋 / 柴元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百年朝市旧,登览若为情。

落日铜驼陌,东风夹马营。

路随荆刺断,城与黍离平。

可惜西湖月,烧灯两度晴。

(0)
注释
百年:形容时间长久。
朝市:古代的市场和街道,代指城市。
若为情:如何表达情感。
落日:傍晚的太阳。
铜驼陌:铜驼路,古代长安的一条街道。
东风:春风,这里可能暗指战争。
荆刺:荆棘,比喻困难或险阻。
断:中断,被隔断。
黍离:《诗经》中的篇名,象征国家衰败。
西湖月:杭州西湖的月亮,代指美景。
烧灯:元宵节的习俗,放灯庆祝。
晴:明亮,这里指战火后的夜晚。
翻译
历经百年沧桑的繁华市井,登高远望又能怎样抒发情怀。
夕阳下,铜驼路上空寂,东风吹过夹杂着军营的马蹄声。
道路被荆棘割裂,城池与荒废的黍稷田地相接。
可惜那西湖的明月,两次元宵节都被战火照亮,未能欣赏到明亮的灯火。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柴元彪的《钱塘怀古》,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绘,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首句"百年朝市旧",暗示了钱塘昔日的热闹与辉煌已成过往;"登览若为情"则流露出诗人面对遗迹时的复杂心情,难以言表的伤感与怀旧之情。

"落日铜驼陌,东风夹马营"通过具体的景物,如夕阳下的铜驼陌和春风中的夹马营,形象地展示了钱塘古城的衰败景象,暗寓历史的沧桑变迁。

"路随荆刺断,城与黍离平"进一步描绘了荒凉的场景,道路被荆棘阻断,昔日的城池只剩下荒芜和平坦,让人联想到《诗经》中"彼黍离离,彼稷之苗"的亡国之痛。

最后两句"可惜西湖月,烧灯两度晴"以西湖的明月和曾经的元宵节灯火为背景,表达了对往昔节日盛况的惋惜,以及对当下宁静却空寂的感叹。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钱塘古城的今昔对比,抒发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深沉思考和怀旧之情。

作者介绍

柴元彪
朝代:宋

柴元彪,(约公元一二七零年前后在世)字炳中,号泽襢居士,江山人,柴望之徒弟。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咸淳中前后在世。尝官察推。宋亡舆从兄望等四人隐居不仕,人称“柴氏四隐”。元彪工诗,著有袜线集,巳佚。今存柴氏四隐集,《四库总目》中。
猜你喜欢

鹧鸪天.题凝若小照

偶坠禅花入世间。西风吹瘦上眉湾。

黄昏萝石愔愔坐,瀹茗添香意思闲。

秋影淡,夕烟寒。披图依约梦中看。

思量携手同明月,恨阻千山与万山。

(0)

蝶恋花.题兰竹扇面

春样韶华秋样瘦。珍重王香,不伴闲花柳。

劲节如君堪作友。亭亭相对黄昏候。

幽岩香陨凉痕逗。楚客工吟,泽畔清歌又。

纫佩人来凝望久。珊珊悄影张罗袖。

(0)

水龙吟.枇杷词旧无传作,梁溪舟中,偶一为之

果林翠晚山深,梅肥时节初过了。

洞庭平望,东溪胜处,烂晴垂晓。

肤拟云腴,皮兼沙白,核夸单好。

自蜀都赋罢,唐宫帖后,谁误写,琵琶稿。

天与蜡兄名早。胜寻常、许多梨枣。

经霜涤蕊,凭薰酿实,甜香满抱。

千树黄金,但愁摘尽,园丁偷饱。

忆板桥西去,隔花门闭,有才人老。

(0)

采桑子·其二君在新都曾题螀语斋额

寒螀唫彻官书歇,一片云孤。一片云孤。

不是湘湖是桂湖。琅琅寄我相思句,月与人俱。

月与人俱。风送秋帆十幅蒲。

(0)

望江南·其三

风萧瑟,夜坐竹窗西。

蚁绿铛斟浮折脚,蟹黄钗剔选团脐。乡味忆苕溪。

(0)

望江南·其二

沉沉院,蕉绿覆墙阴。

蛛上钗头知送喜,蛩来屋角想争吟。凉月澹诗心。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于濆 王铎 欧阳玄 王筠 王遂 文嘉 项斯 赵翼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蔡沈 方以智 吴承恩 曾棨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