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心本一一元无,捏聚分开只是渠。
见在更能无染着,未来过去总归虚。
三心本一一元无,捏聚分开只是渠。
见在更能无染着,未来过去总归虚。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探讨了儒、释、道三教的核心思想,通过“三心本一一元无”这一开篇,揭示了宇宙万物的本源与统一性。诗人运用“捏聚分开只是渠”这一形象比喻,阐述了事物在聚合与分离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强调了“渠”——即自然法则或规律——贯穿于一切变化之中。
接着,“见在更能无染着”一句,表达了对当下存在的深刻洞察,倡导一种超脱世俗、不为外物所动的精神境界。最后,“未来过去总归虚”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超越性的思考,暗示了时间的相对性和万物终将归于虚无的哲学观点。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作者对于宇宙真理和人生智慧的独到见解,体现了元代文人对于自然、生命和存在的深层次思考。
曾佐下风山县里,长官贵重若神明。
行香野寺徐方至,白事琴堂久始迎。
远递无书悲契阔,老襟有泪怆生平。
郎君如玉闻先夭,谁护丹旌问去程。
去岁冲寒赴辟时,感君骑马远追随。
一春不得梅花信,万里空题薤露诗。
小简佩壶邀士友,大铛煮粥活流移。
平生二事尤堪记,应有名公与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