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天台老樊》
《赠天台老樊》全文
宋 / 白玉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别后俄经几许春,相逢一笑挹南薰。

灰头土面无人识,木食草衣嫌俗纷。

在浙之台今已久,姓樊名邴寂无闻。

为君传此新诗去,寄与铅山赵翠云。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èngtiāntáilǎofán
sòng / báichán

biéhòuéjīngchūnxiāngféngxiàonánxūn

huītóumiànrénshíshícǎoxiánfēn

zàizhèzhītáijīnjiǔxìngfánmíngbǐngwén

wèijūnchuánxīnshīqiānshānzhàocuìyún

翻译
自从分别后已度过多少春天,重逢时微笑中感受南风的芬芳。
满身尘土无人识得,只愿过着粗茶淡饭、朴素生活的我,厌倦了世俗的纷扰。
我在浙江的官署任职已久,名叫樊邴,却默默无闻。
现在我为你写下这首新诗,希望能寄给铅山的赵翠云。
注释
别后:分开之后。
俄经:不久。
相逢:再次相遇。
一笑:微笑。
挹:汲取,感受。
南薰:南方的和煦之风。
灰头土面:形容生活艰辛,满身尘土。
无人识:没有人认识。
木食草衣:简朴的生活方式。
嫌俗纷:厌烦世俗的纷扰。
在浙之台:在浙江的官署。
今已久:已经很久。
姓樊名邴:名叫樊邴。
寂无闻:默默无闻。
为君:为了你。
传此新诗:传递这首新写的诗。
铅山赵翠云:铅山的赵翠云(人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白玉蟾所作,名为《赠天台老樊》。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充满了浓郁的怀旧情感和淡远的生活态度。

“别后俄经几许春,相逢一笑挹南薰。”开篇两句,诗人通过对时光流转的反问,以及与故人的偶遇和共享美好时光的情景描绘,表达了对过往美好记忆的珍视。其中,“俄经几许春”既是时间的流逝,也隐含着岁月带来的孤寂感;“相逢一笑挹南薰”则是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友情和美好的追怀。

“灰头土面无人识,木食草衣嫌俗纷。”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隐居山林后的生活状态。"灰头土面"形容了长时间不与世间接触的模样,而"木食草衣"则是对自然生活的写照。这两句通过强烈的视觉和感觉细节,展现出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的超脱与淡然。

“在浙之台今已久,姓樊名邴寂无闻。”诗中的"浙之台"指的是天台山,这里是诗人居住的地方。"姓樊名邴寂无闻"则表明了这位隐者虽然生活在世俗之外,但依然有着自己的名字和姓氏,只不过因其清高脱俗而不为世人所知。

“为君传此新诗去,寄与铅山赵翠云。”最后两句,诗人通过将这首诗作为礼物,传递给远方的友人赵翠云,以表达自己的情谊。这也彰显了古代文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文学创作的重要性。

总体来说,这首诗是对隐逸生活的一种赞美,同时也是对人生境遇的一种深刻反思。通过这几行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自然、友情以及生命本质的深切理解和热爱。

作者介绍
白玉蟾

白玉蟾
朝代:宋   字:如晦   号:琼琯   籍贯:南宋时   生辰:1134~1229

白玉蟾(1194-1290),南宋时人,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定居福建闽清。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
猜你喜欢

挽曾国荃联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感恩知己,生不能忘。

(0)

赠徐赓陛联

性存姜桂何妨辣;味列芩连不取甘。

(0)

嵌名赠妓联

曲罢常教善才服;诗成端合付卿歌。

(0)

集句联

仆射不胜饮酒乐;东山其如苍生何。

(0)

濠濮间想轩联

野静山气敛;林疏风露长。

(0)

巧对

天开文运;地发杀机。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彭孙贻 白居易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