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思上党三年战,闲咏周公七月诗。
竹帛未闻书死节,丹青空见画灵旗。
萧条井邑如鱼尾,早晚干戈识虎皮。
莫笑一麾东下计,满江秋浪碧参差。
因思上党三年战,闲咏周公七月诗。
竹帛未闻书死节,丹青空见画灵旗。
萧条井邑如鱼尾,早晚干戈识虎皮。
莫笑一麾东下计,满江秋浪碧参差。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作品,名为《即事》。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咏叹古代英雄和战争的诗歌,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因思上党三年战,闲咏周公七月诗。"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平凡之事中回忆历史上的重要战役——上党之战,以及借古代圣贤周公的《七月》篇来抒发自己的感慨。
"竹帛未闻书死节,丹青空见画灵旗。"
这里的“竹帛”指的是古时用竹简记录文字,“未闻书死节”意味着历史上忠诚到死的节操不再被人提及。而“丹青”则是绘画颜色,“空见画灵旗”表达了对古代英勇战旗的怀念,现实中却只剩下空有其名。
"萧条井邑如鱼尾,早晚干戈识虎皮。"
“萧条井邑”形容城邑荒凉破败,如同鱼尾般消亡,“早晚干戈”指的是战争频繁,而“识虎皮”则是用来比喻战士们身穿铠甲,勇猛如虎。
"莫笑一麾东下计,满江秋浪碧参差。"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英雄和策略的敬仰之情,“莫笑一麾”是指不要轻视那些只需挥动一次手臂就能决胜千里之外战役的策士。而“满江秋浪碧参差”则描绘了一幅战争后河流波涛壮阔,水色如碧玉般清澈的景象。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英雄事迹的回忆和咏叹,以及对当时社会现实的隐晦批评,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英勇与忠诚的怀念,以及对现实颓废状况的忧虑。
陇西将军年少时,雕弓锦带生光辉。
卷旂夜斫楼兰帐,赤鞍昼截双雕飞。
曾经百馀战,屡出九重围。
横行辽水上,杀敌榆关归。
戍楼雾暗烽火灭,沙场雪深救兵绝。
人渴斧冰饮,马寒抱鞍歇。
汉月冻欲死,北风利如切。
鱼肠宝刀断,燕尾蝥弧裂。
归来蓝田空白首,铁衣换饮新丰酒。
酒酣射石没金镞,梦里鸣笳杂刁斗。
昔时偏裨皆奏功,侯印佩出甘泉宫。
客来问著塞垣事,时时撚箭送飞鸿。
西方太白光堕地,中夜悲歌增意气。
汉家定起李轻车,未用先诛霸陵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