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月二日奉诏赴西园曲宴席上赋呈致政开府太师三首·其二》
《三月二日奉诏赴西园曲宴席上赋呈致政开府太师三首·其二》全文
宋 / 苏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邦人钦伫见仪刑,诏使相望对宠灵。

位冠三公师尚父,躬全五福寿康宁。

久留行色春过半,乍别天颜涕欲零。

谁识上心优老意,从行仍许鲤趋庭。

(0)
翻译
百姓期待着见到您的典范,使者络绎不绝地前来接受恩宠。
您的地位超越三公,如同师尊一般,亲自享有五福,健康长寿。
长久的停留,春天已过大半,突然离别,面对您的容颜,我几乎要落泪。
谁能理解皇上对老人的深深关怀?他允许我随行,就像当年孔鲤接受父亲教诲。
注释
邦人:百姓。
钦伫:期待。
仪刑:典范。
诏使:使者。
相望:络绎不绝。
位冠三公:地位超过三公。
师尚父:像师尊一样。
躬全:亲自享有。
五福:长寿、富贵、健康、好德、善终。
寿康宁:健康长寿。
久留:长久停留。
行色:旅程。
春过半:春天过了一半。
乍别:突然离别。
天颜:皇上的容颜。
谁识:谁能理解。
上心:皇上的心意。
优老意:对老人的关怀。
鲤趋庭:孔鲤趋庭(孔子教育儿子孔鲤的故事,表示接受教导)。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宫廷宴会的诗,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述和个人的情感抒发,展现了当时皇权赋予高官的尊荣与恩惠,以及他们之间微妙的情谊。

“邦人钦伫见仪刑”,开篇便指出全民对于朝廷礼法的敬仰,这里的“仪刑”代表的是国家法律制度和典章制度,反映了诗人对皇权及其治理体系的尊重。紧接着,“诏使相望对宠灵”,则是描绘宫廷中官员之间因皇帝赐予恩泽而互相敬仰的情景。

“位冠三公师尚父,躬全五福寿康宁”这两句强调了诗人所处的高贵地位,“三公”指的是古代三司官职中的最高级别,而“五福”则是传统文化中认为的人生最美好的五种祝愿,即长寿、富贵、和乐、善终及吉祥。

然而,在欢庆之余,诗人心中也充满了对即将到来的离别的哀愁。“久留行色春过半,乍别天颜涕欲零”表达了时间流逝与人事变迁带来的不舍和悲伤。

最后,“谁识上心优老意,从行仍许鲤趋庭”,诗人通过询问谁能理解皇帝对年长者的深厚恩情,表达了自己对于皇恩的感激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了一种期待能够继续得到皇上的宠信与恩惠的心愿。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在宫廷生活中的地位和情感,也反映出宋代宫廷文化中对君臣关系、礼仪制度以及个人福祉的重视。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对景物的精致刻画,诗人传达了一种既庄严肃穆又温馨和谐的氛围,是一首富有深意的宫廷宴会诗。

作者介绍
苏颂

苏颂
朝代:宋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后罢知扬州,徙河南。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
猜你喜欢

春日书事呈历阳县苏仁仲八首·其三

似是东风恼客心,淹留行色故相禁。

扁舟正在江南岸,又扰浮云作暮阴。

(0)

和沈次韩春日郊行二首·其二

山色新晴一蘸青,隔溪无数野花明。

杞苗荻笋肥应美,采掇何妨趁晚烹。

(0)

和历阳守张仲智观梅五首·其一

一霎轻风过雨稀,满庭春色碎珠玑。

使君载酒花前醉,更有新诗为发挥。

(0)

和子厚弟九日登魏文振亭园七首·其一

潇洒湖东小小亭,一时酬唱有三明。

亭前澄练无边际,应助诗人写物情。

(0)

含山驿中

日暖风轻昼睡馀,海棠娇褪玉肌肤。

杨花也似知人意,来趁飞红入座隅。

(0)

书怀·其三

村居何所乐,春至木欣欣。

夜睇海上月,昼瞻岭头云。

东家有胜士,杖屦日相亲。

山行共采蕨,野步仍班荆。

初见气已合,久游意弥真。

剧谈复痛饮,相对有馀情。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