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巷频年脱步摇,劝王多难莫征辽。
东南民困财仍竭,西北兵罢将亦骄。
永巷频年脱步摇,劝王多难莫征辽。
东南民困财仍竭,西北兵罢将亦骄。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宫廷内部与国家外部的复杂局势。首句“永巷频年脱步摇”,以“永巷”象征宫廷,暗示在漫长的岁月里,宫廷内部发生了许多变化,或许是指一些宫廷礼仪或制度的更迭。接着,“劝王多难莫征辽”,表达了对君主的劝谏,希望在国家面临诸多困难之时,避免对外征战辽地,以免加重国家负担和民力。
后两句“东南民困财仍竭,西北兵罢将亦骄”,揭示了当时国家面临的内外双重压力。一方面,东南地区的百姓生活困苦,但国家的财政仍然捉襟见肘;另一方面,西北地区战争虽已结束,但军队中的将领却因长期的战事而变得骄横。这两句反映了作者对于国家治理和军事政策的担忧,以及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明代社会的某些深层次问题,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和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怀。
佳哉十八公,凛凛廊庙具。
大匠偶未收,苍髯郁如许。
根盘曲涧幽,势宅层崖阻。
清风自扫门,当伏不受暑。
顾我萧散姿,本是山中侣。
出逢畏日长,只影无地去。
偷闲萧寺游,清阴直修庑。
神交先浩茫,径造不我拒。
斗酒起自行,开怀为延伫。
寒绿浸杯盘,劲气逼牙辅。
语已心地凉,外热宁足禦。
公家绿骨蛇,千岁穴深土。
何当供晨餐,散我腰脚偻。
它年听飕飗,危冠挂神虎。
此意亦大奇,勿与夏虫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