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争归化信堪嘉,举踵延颈岂计遐。
向日心殷身忘倦,敷天无外总为家。
讵期葱岭殊言侣,也厕田盘曲宴加。
南苑纡临俾扈驾,视前来者肯教差。
输忱乘传走陪臣,万里馀程日六旬。
赐食山庄礼粗习,随围海子惠重申。
献芹乃解归俘党,赉币何妨不受人。
自是开门胥识义,应教漏网共怀仁。
罢争归化信堪嘉,举踵延颈岂计遐。
向日心殷身忘倦,敷天无外总为家。
讵期葱岭殊言侣,也厕田盘曲宴加。
南苑纡临俾扈驾,视前来者肯教差。
输忱乘传走陪臣,万里馀程日六旬。
赐食山庄礼粗习,随围海子惠重申。
献芹乃解归俘党,赉币何妨不受人。
自是开门胥识义,应教漏网共怀仁。
这首诗描绘了清朝乾隆皇帝接待来自右部哈萨克和塔什罕城回人布鲁特部首领胥来的场景。诗中充满了对胥来归顺朝廷的赞美与嘉奖,展现了乾隆时期多民族融合与国家统一的盛况。
首句“罢争归化信堪嘉”,赞扬胥来放弃争斗,归顺朝廷,这一行为值得嘉奖。接着“举踵延颈岂计遐”表达了对胥来归顺的喜悦之情,无论距离多远,都满怀期待。诗人进一步描述胥来归顺后,心怀殷切,身体虽疲倦却乐在其中,因为他的选择让整个天下都成了自己的家。
然而,诗中也透露出一丝意外,“讵期葱岭殊言侣,也厕田盘曲宴加”。葱岭是古代的地理名词,这里可能指边疆地区,诗人意在表达对胥来这样一个边疆民族首领归顺的惊喜,如同远方的朋友突然出现在宴席上,增加了宴会的趣味与意义。
“南苑纡临俾扈驾,视前来者肯教差”则描绘了胥来抵达时的隆重场面,南苑作为皇家园林,其接待规格之高可见一斑。诗人通过这一场景,展现了清朝对归顺者的尊重与欢迎。
接下来的几句“输忱乘传走陪臣,万里馀程日六旬”描述了胥来归顺的路程之长,以及他为了表达忠诚,不辞辛劳,甚至在长途跋涉中度过了六十天。这不仅体现了胥来的诚意,也反映了清朝对边疆民族的感召力。
“赐食山庄礼粗习,随围海子惠重申”则提到胥来到达山庄后受到的礼遇,包括在山庄的饮食安排和随后的额外恩惠。这些细节展示了清朝对归顺者的优待,同时也体现了国家对边疆民族文化的尊重。
最后,“献芹乃解归俘党,赉币何妨不受人”表明胥来不仅自己归顺,还帮助释放了俘虏,展现了其高尚的品德。而“自是开门胥识义,应教漏网共怀仁”则表达了对胥来及其族人的赞赏,认为他们理解并实践了仁义之道,使得那些未被直接触及的人也能感受到仁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清朝时期多民族和谐共处、国家统一的景象,以及对归顺者的接纳与奖励,体现了乾隆皇帝的开明政策和国家的强大凝聚力。
白女正当年十六,自誇弱质颜如玉。
常嗟岁月无良媒,昼夜孤单唯独宿。
爷娘不审他心意,谩说张三并李四。
几度为话总不成,教人羞天复愧地。
忽遇黄婆来扣门,说道金公体性温,遂将二命问君平。
君平断言此好婚,不偏不曲合乾坤。
审此因缘甚宜良,至今子孙满帝乡。
昔时不因黄婆力,如何得契合阴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