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撤重阴,流猋四座来。
西临柏阳山,南望铜雀台。
回首出中原,旷然千里开。
公子大置酒,弦管间行杯。
华镫吐清光,飞盖自徘徊。
古人一含情,于今安在哉。
乱离常苦多,欢极令我哀。
浮云撤重阴,流猋四座来。
西临柏阳山,南望铜雀台。
回首出中原,旷然千里开。
公子大置酒,弦管间行杯。
华镫吐清光,飞盖自徘徊。
古人一含情,于今安在哉。
乱离常苦多,欢极令我哀。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名为《公燕诗九首(其四)仲宣》。诗中描绘了宴会的场景,通过景物的变换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处境的感慨。
首句“浮云撤重阴,流猋四座来”,描绘了天空云散,阳光洒落,风起四面的情景,营造了一种清新明快的氛围。接着,“西临柏阳山,南望铜雀台”两句,将视线转向远处的山川与历史遗迹,表达了对自然美景与历史文化的向往与追忆。
“回首出中原,旷然千里开”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仿佛从遥远的地方回望过去,眼前展开的是辽阔无垠的景象,既有对过去的留恋,也有对未来的憧憬。接下来,“公子大置酒,弦管间行杯”描绘了宴会上热闹非凡的场景,通过“华镫吐清光,飞盖自徘徊”这样的细节描写,不仅展现了宴会的奢华与欢乐,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最后,“古人一含情,于今安在哉”一句,直接表达了对逝去时光与人物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处境的无奈与感慨。“乱离常苦多,欢极令我哀”则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即在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人们虽能享受一时的欢愉,但内心深处却充满了忧伤与哀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困境的反思。
拜饮黄花兴未涯,此花原是我家花。
枝枝清影摇秋月,朵朵含香傲晚霞。
喜有金英欢令节,笑持玉液庆年华。
相期莫惜来元亮,醉帽离披拟孟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