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怀长恨负芳时,为见梅花辄入诗。
雪后园林才半树,水边篱落忽横枝。
人怜红艳多应俗,天与清香似有私。
堪笑胡雏亦风味,解将声调角中吹。
吟怀长恨负芳时,为见梅花辄入诗。
雪后园林才半树,水边篱落忽横枝。
人怜红艳多应俗,天与清香似有私。
堪笑胡雏亦风味,解将声调角中吹。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逋的《梅花(其一)》,他以梅花为主题,表达了对梅花的独特情感和欣赏。首句“吟怀长恨负芳时”流露出诗人对错过梅花盛开季节的遗憾,但梅花之美始终萦绕心头,因此“为见梅花辄入诗”。接下来两句“雪后园林才半树,水边篱落忽横枝”,描绘了雪后梅花稀疏开放的景象,既有静态的园林和水边篱落,又有动态的横斜枝头,生动展现了梅花的孤傲风姿。
“人怜红艳多应俗,天与清香似有私”一句,诗人认为梅花的红艳虽受人喜爱,但可能因其普遍而显得世俗;而梅花的清香则仿佛是上天的偏爱,显得格外珍贵。最后一句“堪笑胡雏亦风味,解将声调角中吹”,诗人以幽默的口吻,笑评胡雏(或许指北方游牧民族)也懂得欣赏梅花的香气,将其吹入乐器,增添了文化交融的趣味。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赞美了梅花的高洁品质和独特韵味,同时也寓含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和审美情趣。
记华堂。对宝台绛蜡,红艳成行。
亸乌云髻映,浅浅宫妆。
江梅媚,生嫩脸,莹素质,自有清香。
歌喉稳,按镂版缓拍,娇倚银床。
天外行云驻,轻尘暗落雕梁。
似晓莺历历,琼韵锵锵。
别来久,春将老,但梦里、也思量。
仗何人,细说与,为伊潘鬓成霜。
我生饱艰苦,初年心已衰。
况今七十化,形惫聊支持。
头童渐不束,齿败馀墙围。
发落尚尔尔,齿豁良依依。
鱼蟹强剥啄,梨栗亦空施。
岂惟意倦怠,咀齧徒攒眉。
老妻谙其苦,饭颗必若糜。
佐以推饭物,批抹烦刀挥。
不知更十年,此身何可支。
昔闻张苍老,相国力乃疲。
金盘厌羔腻,玉乳环蛾眉。
至真瀹元精,芳润充丰肌。
闲出天下论,用为汉室奇。
我今何有哉,丰悴理所宜。
不然举此志,中有浩气怡。
外形以为得,彼美当虚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