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猎金河路,曾逢雪不迷。
射雕青冢北,走马黑山西。
戍远旌幡少,年深帐幕低。
酬恩须尽敌,休说梦中闺。
惯猎金河路,曾逢雪不迷。
射雕青冢北,走马黑山西。
戍远旌幡少,年深帐幕低。
酬恩须尽敌,休说梦中闺。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边塞戍卒的生活画面,展现了其孤独与坚守。"惯猎金河路"表明长时间在金河一带巡逻狩猎,"曾逢雪不迷"则显示了即便是在严寒的雪地,也不会迷失方向,体现出对地形的熟悉和坚定的意志。"射雕青冢北"和"走马黑山西"通过猎取飞鸟和驰骋在荒凉山野的动作,传达了军人英勇无畏、自由自在的情状。
"戍远旌幡少"形象地描绘了边塞孤寂,旌旗(即军旗)稀少,表明守卫之地偏远且不易见到其他人的踪迹。"年深帐幕低"则透露出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艰辛,帐幕是古代军营或游牧民族居住的地方,这里的"低"可能暗示了岁月的积累和生活条件的简陋。
"酬恩须尽敌"表达了一种报答之情,可能指的是对朝廷或者上级的忠诚与服从,"休说梦中闺"则是诗人对于过往美好记忆的珍视,不愿将其归于空谈或幻觉。整首诗通过对边塞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军人坚守边疆、对国家忠诚以及孤独生活中的英勇与情感世界。
诗中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在平实之中流露出深沉的情感和对边地生活的真切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