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庭荫碧,遇骤雨疏风,剩红如扫。翠交径小。
问攀条弄蕊,有谁重到。谩说青青,比似花时更好。
怎知道。□一别汉南,遗恨多少。清昼人悄悄。
任密护帘寒,暗迷窗晓。旧盟误了。
又新枝嫩子,总随春老。渐隔相思,极目长亭路杳。
扰怀抱。听蒙茸、数声啼鸟。
小庭荫碧,遇骤雨疏风,剩红如扫。翠交径小。
问攀条弄蕊,有谁重到。谩说青青,比似花时更好。
怎知道。□一别汉南,遗恨多少。清昼人悄悄。
任密护帘寒,暗迷窗晓。旧盟误了。
又新枝嫩子,总随春老。渐隔相思,极目长亭路杳。
扰怀抱。听蒙茸、数声啼鸟。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春日闲适的场景,诗人在小庭院中感受着骤雨和疏风后的宁静,庭院里的花朵虽然被风雨打扫,但仍旧保持着它们的红色。翠绿交织的小径显得格外幽静。诗人询问攀爬在枝条上的花蕊,有谁能重返那繁盛时刻,并自嘲地称赞这些剩余的花朵比花季更美好,但又无从知道其妙处。
接着,诗人提及自己与某人的别离,那份遗憾和哀愁至今难以忘怀。清冷的白昼中,人们悄声细语,而我独自在密闭的帘幕下,感受着寒意和窗外的晓光。我曾经的承诺如今已被误解,旧时的情谊随风而逝。
诗人又描绘新生的枝条和嫩绿的叶子,终将随着春天的老去而凋零。心中对远方相思的人的怀念,目之所及,只见长亭与遥远的小路交织在一起,这一切都扰乱了我的胸臆。我只能听着窗外蒙茸、数声啼鸣的鸟儿叫声,来慰藉自己的孤独。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山疑梦里槐安国,僧住壶公小隐天。
门横一水与世隔,不知鱼鼓今几年。
真人阴崖结茅屋,大千世界一粒粟。
佛言芥子纳须弥,我亦来寻赞公宿。
自清明过了,渐柳底、莺梭慵掷。
万红御风,飘飘如附翼。锦绣陈迹。
障地香尘暗,乱蜂似雨,漫冶游南国。
兰襟缥缈辞湘泽。马迹郊原,燕泥巷陌。
伤春为花深惜。叹芳菲薄幸,容易疏隔。庭闲人寂。
空馀芳草碧。梦里惊春去,如瞬息。长安市上狂客。
为桃源解佩,醉浓欢极。无心整、雾襟烟帻。
惊回处,断雨残云倦倚,画阑干侧。
相思恨、暗度流汐。更杜鹃、院落黄昏近,谁禁受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