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水动微吹,高楼浮薄阴。
登临倦非土,潇洒劝披襟。
涤涤原野旷,熹熹城郭深。
浮云空蔽日,无意欲为霖。
积水动微吹,高楼浮薄阴。
登临倦非土,潇洒劝披襟。
涤涤原野旷,熹熹城郭深。
浮云空蔽日,无意欲为霖。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城楼避暑的情景,诗人刘敞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景观的交融。
首联“积水动微吹,高楼浮薄阴”,开篇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凉意的氛围。积水在微风的吹拂下泛起涟漪,高楼在薄薄的云影中若隐若现,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也暗示了避暑之地的清凉与宁静。
颔联“登临倦非土,潇洒劝披襟”,写出了诗人登高远眺后的感受。远离尘嚣的疲惫在此得到了释放,清风徐来,令人心情舒畅,不禁想要敞开胸怀,享受这份自在与洒脱。
颈联“涤涤原野旷,熹熹城郭深”,进一步描绘了广阔的原野与深邃的城市。原野的开阔给人以心灵的洗涤,而城市的深远则映衬出避暑之所的宁静与隐逸。
尾联“浮云空蔽日,无意欲为霖”,以浮云遮日的形象,表达了暂时的遮挡与未来的希望。虽然云层遮蔽了阳光,但并未带来雨水,似乎预示着短暂的阴霾之后,会有甘霖降临,象征着困境中的希望与转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避暑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郎官归自丝纶阁,醉向高堂写林薄。
修篁挺挺石苍苍,细雨濛濛烟漠漠。
坐令咫尺见千里,信尔胸中有丘壑。
南野老人真好奇,举酒属客要题诗。
座中英彦六七辈,文彩照耀光陆离。
文雄画妙两绝作,悦目洗心良可乐。
吁嗟老我驽钝姿,浪迹江湖久沦落。
迩来谬据西斋裀,知己岁寒欣有托。
清风明月幸平分,时得吟观伴孤鹤。
它山之石玉可攻,嶙峋凿破精磨砻。
干支参错定南北,髣髴辰极居其中。
形如倚盖奠鳌足,圆若璧月当青空。
周遭百刻分昼夜,毫釐不差理莫穷。
昆虫草木识节序,孰谓造化无全功。
昔闻姬公宅洛邑,度地测景分西东。
短长已足辨寒暑,朝夕更可期阴风。
我言物固各有遇,片石亦得奇遭逢。
万牛舆至九鼎重,圣恩已许留辟雍。
璿玑玉衡屹相向,占候彼此将无同。
学如不及有谟训,寸阴莫遣成匆匆。
琼台珠露尚厌浥,朝阳已映扶桑红。
国子先生正师席,衣冠济济皆儒宗。
謇予桑榆尚未晚,不用顾影嗟转蓬。
一线频添足自慰,八砖影过成疏慵。
鳣堂绛帐深重重,从容退食方自公。
摩挲晷刻日将午,更以经史开群蒙。
《石日晷歌》【明·龚敩】它山之石玉可攻,嶙峋凿破精磨砻。干支参错定南北,髣髴辰极居其中。形如倚盖奠鳌足,圆若璧月当青空。周遭百刻分昼夜,毫釐不差理莫穷。昆虫草木识节序,孰谓造化无全功。昔闻姬公宅洛邑,度地测景分西东。短长已足辨寒暑,朝夕更可期阴风。我言物固各有遇,片石亦得奇遭逢。万牛舆至九鼎重,圣恩已许留辟雍。璿玑玉衡屹相向,占候彼此将无同。学如不及有谟训,寸阴莫遣成匆匆。琼台珠露尚厌浥,朝阳已映扶桑红。国子先生正师席,衣冠济济皆儒宗。謇予桑榆尚未晚,不用顾影嗟转蓬。一线频添足自慰,八砖影过成疏慵。鳣堂绛帐深重重,从容退食方自公。摩挲晷刻日将午,更以经史开群蒙。
https://shici.929r.com/shici/RjWsYvu8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