裨瀛大海四围环,半在虚无缥缈间。
天戴尧时州禹迹,分明认取自家山。
裨瀛大海四围环,半在虚无缥缈间。
天戴尧时州禹迹,分明认取自家山。
这首诗以象山为题,描绘了象山的壮丽景象和深远意境。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将象山置于大海环绕、虚无缥缈的环境中,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裨瀛大海四围环,半在虚无缥缈间",开篇即以大海与象山的对比,展现象山的雄伟与神秘。接着,"天戴尧时州禹迹,分明认取自家山",诗人进一步将象山与古代圣贤的足迹相联系,赋予其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的深邃性,同时表达了对自身精神家园的认同与追寻。
整体而言,此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美,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意蕴和哲学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关系的独特见解,以及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蓬婆雪岭高崔嵬,横绝青山飞鸟回。
山中小朵更奇峭,石作莲花千叶开。
巨灵擘山断山脉,一峰夜向东南掷。
千秋乾竺空有名,万里峨眉尽无色。
攒青叠翠兮西湖,洞口白猿犹可呼。
咸和之年有慧理,卓锡尚爱飞来孤。
本杯高僧两眉雪,身如浊水清莲洁。
翻经石上不知年,桂子年年落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