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喜嘉辰,行乐东城春。
人歌芍药章,马度杨柳津。
田亩久枯渴,麦芒栖暗尘。
焦心戴白叟,日望西郊云。
风俗喜嘉辰,行乐东城春。
人歌芍药章,马度杨柳津。
田亩久枯渴,麦芒栖暗尘。
焦心戴白叟,日望西郊云。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春天的风俗景象和人们的情感。诗人贺铸以"风俗喜嘉辰"开篇,表达了人们对美好时光的喜悦之情。在春天的东城,人们载歌载舞,欣赏着盛开的芍药,马儿悠闲地穿过杨柳依依的渡口,一片生机盎然。
然而,诗中也揭示了社会现实的另一面。田间的作物久旱无雨,麦穗上的芒尖沾满了尘土,暗示了农民们的辛劳与生活的艰难。"田亩久枯渴"形象地描绘了干旱的困境,"麦芒栖暗尘"则进一步加重了这种凄凉感。
诗的结尾,诗人聚焦于一位满头白发的老者,他焦虑地凝视着西方的天空,期盼着甘霖的到来。"焦心戴白叟,日望西郊云",这句诗饱含了对民生疾苦的深深忧虑,以及对自然恩赐的热切期盼。
总的来说,这首《春行》通过描绘春日的欢乐与现实的困苦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百姓生活的同情。
昔日何人画于菟,君家独有他家无。
宣城老包骨已朽,纷纷俗子尚欢呼。
大虎蹲踞小虎戏,目光注射百步外。
名画多闻内府收,人间岂惜千金费。
巉巉岩岩谷中石,老树穹枝拂秋色。
锐头将军射不得,却挂江南使君壁。
林间一啸四山风,麇惊狐号鸟堕空。
不向南山随李广,只愁东海笑黄公。
忆昔余顽少小时,先生教诵荆公诗。
只今耆旧无新语,赖有庐山病可师。
立我谨外揵,逐物戒内热。
樊然辨物我,此意犹屑屑。
是身本虚空,何者为六结。
虽慧念不起,虽定照不灭。
无我与我所,观亦于何设。
右臂弹已化,左肘柳方蘖。
顾君进此道,遗我自朝彻。
不见鲁东家,意与我俱绝。
顷年官黄冈,清俸缘手空。
饱暖到茕独,吾宁守其穷。朅来漆塘山,?稏收横纵。
自言畏多累,不复爱亩钟。
负郭鄙苏子,沉舟似庞翁。
绝胜南阳人,辛苦耕隆中。
遗后但清德,有子人中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