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藤山下驻归程,一夜号猿吊旅情。
入耳便能生百恨,断肠何必待三声。
穿云宿处人难见,望月啼时兔正明。
好笑五陵年少客,壮心无事也沾缨。
黄藤山下驻归程,一夜号猿吊旅情。
入耳便能生百恨,断肠何必待三声。
穿云宿处人难见,望月啼时兔正明。
好笑五陵年少客,壮心无事也沾缨。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间夜景,诗人以细腻的情感捕捉了自然界的声音和氛围。"黄藤山下驻归程"一句设定了诗歌发生的地点,是在黄藤丛生的山脚下,诗人正准备返回的路上。接下来"一夜号猿吊旅情"则传达了诗人听到了猿啼的声音,而这种声音常被用来形容人在异乡或旅途中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入耳便能生百恨,断肠何必待三声"表明这些声音一旦进入耳中,就足以激起无数哀愁,猿啼的声音已然足够让人心痛,不需等到第三声。这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声音的敏感,以及这种声音所引发的情感波动。
"穿云宿处人难见,望月啼时兔正明"则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诗人在云雾缭绕的地方歇息,仰望着月亮,当兔形星座出现时,那哀啼之声正当其时。这里传达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对宇宙运行规律的敬畏。
最后"好笑五陵年少客,壮心无事也沾缨"则是诗人对那些年轻有为却无所事事的游子表示了一种慈爱的讽刺,他们虽然壮志凌云,却在闲适中寻找着生活的乐趣。这里流露出诗人对世事的洞察力和对生命真谛的一种理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声音的细腻描写,表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宇宙、社会和个人生命价值的独到见解。